本報訊(記者魏慶軍 通訊員柳海兵 李栓柱)一輛裝滿精煤的汽車緩緩駛上秤臺,ID卡自動識別車號,IC卡確認車輛相關信息,隨著“計量完成,請下秤”的語音提示,電子屏幕同步顯示稱重結果,司機駕車駛離秤臺,整個計量過程用時不到20秒鐘。這是8月8日安鋼11號門崗進廠汽車衡開展計量時的場景。安鋼智慧物資計量系統自上線運行以來,縮短了計量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計量差錯,公司的計量和物流管理數智化水平躍上新臺階。
安鋼每年進出廠物資有幾千萬噸,每天進出廠運送物資的車輛數在1000輛以上。在計量過程中,當司機有疑問或現場發生異常時,司機會通過語音系統與計量員遠程交流,整個計量過程需3分鐘~5分鐘。由于貨車司機來自天南地北,一句方言的溝通失誤,就會對計量工作帶來不小的麻煩,再加上計量員工作量大,容易產生一些失誤,后續處理耗時費力。隨著“智慧安鋼”建設步伐的逐步加快,安鋼智能門禁、智慧物流、智能質檢等一批項目投入運行,新一代智慧計量系統的上線成為大勢所趨。
據了解,安鋼智慧物資計量系統從謀劃立項、方案調研到設備安裝、軟件調試,均由安鋼自動化軟件公司負責實施完成。該系統緊密結合安鋼物流特點,采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尤其是ID卡具有全球唯一識別碼,不能仿制或復制,具有防作弊功能。司機不用下車,計量員無需操作,車輛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自動完成計量,計量員只需負責在遠程計量中心對各計量點車輛稱重的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系統便會自動提示,可及時進行遠程處理。同時,數據全過程不落地,智慧物資計量系統與門禁系統、物流系統、產銷系統、鐵區MES、物資管控系統等多個系統無縫銜接,實現數出一源,消除信息孤島,避免了人為干預,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
該系統的穩定性與便捷性得到了司機的一致好評。他們紛紛表示:“這套系統運行后,我們不用上下車,計量速度明顯變快了,再也不用排長隊來計量了。”
從機械秤到電子秤,從現場值守計量到遠程集中計量,再到如今的自動計量,安鋼的物資計量實現了質的飛躍,為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中國冶金報》(2023年08月2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