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新鋼集團智能洗衣服務中心智能洗衣現場。 (林文韜 攝)
本報通訊員 鐘利紅
“嘀!”隨著刷卡完成,職工取出窗口內自動送出的干凈工作服,數秒之內就完成了取衣……自2022年11月15日新鋼集團智能洗衣服務中心正式投用以來,首批約1500名一線職工成功登記近6000件工服,并以更加清潔高效、智能便利的方式完成4000余件工服洗滌。
智能洗衣服務中心項目是新鋼“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項目,新鋼始終高度重視、大力支持。2022年1月份,智能洗衣服務中心開始籌劃建設。其間,建設人員克服多地多輪疫情影響,于2022年9月初完成設備設施安裝,進入場地美化、智能收發點建設及智能系統完善最終階段。當時正值新鋼戰疫保產重要時段,17名項目建設人員駐廠13天,確保智能洗衣服務中心項目在2022年11月15日正式投用。
那么,新鋼智能洗衣服務中心究竟有何亮點?職工對這個中心的評價如何?
數智賦能,日均4000套——
最快當天送當天取
智能洗衣服務中心位于老三鋼、青花瓷冷卻塔斜對面,整體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內部配有6臺100千克洗脫機、2臺隧道式整形烘干機及數臺相關配套設施設備。該中心日均洗衣量可達3600套,峰值可達4000套;秋冬工服烘衣效率為200套/小時,春夏工服烘衣效率為400套/小時。
“原來分散在各洗衣點的人員約有60名,智能洗衣服務中心全面投用后,最少只要10人就能完成全公司的日常洗衣管理。”綜服中心物業作業區作業長李帆告訴筆者,數智賦能是智能洗衣服務中心相比傳統洗衣的最大亮點,因為洗衣、烘衣、分衣等多數程序均能由機器自動完成。
智能洗衣服務中心的工業專用洗脫機設有99種洗滌程序,待衣物完成登記放入后,便能自動按照衣物材質、污染程度加入不同功效的洗滌劑洗滌。洗凈的工服上架至全自動運輸鏈后,便自動進入烘干機隧道完成烘燙,并被機器分入所在收發點的處理架。整理包裝完成后,整潔的工服被登記送回各收發點,職工即可前往取衣。
“按照正常程序,目前洗衣最快能實現當天送當天取,清潔能力還比之前高出數倍。”物業作業區浴室洗衣房綜合班班長李小兵說,相比過去各洗衣點使用的單一工業堿,現在智能洗衣服務中心配置了7種洗滌劑。為確保洗滌效果,洗脫機單筒洗滌工服最高不超過50套,比極限能力低16套。
自投用以來,智能洗衣服務中心為首批約1500名一線職工陸續洗滌4000余件工服。
刷卡使用,高效便利——
我為新事物點個贊
“刷個卡就能拿到衣服,洗得還比原來干凈,我要為這個新事物點贊!”新鋼煉鐵廠職工龍業林今年56歲,是新鋼第一位嘗試智能洗衣服務的職工。實地參觀并兩次洗滌工服后,他這幾天都在鼓動同事,讓他們趕緊拿好職工卡和工服去“壓芯片”。
“壓芯片”是什么呢?原來,工服放入智能洗衣中心洗滌前,必須植入一張能被設備自動識別信息的RFID(射頻識別)標簽,才能實現精準到個人的刷卡投衣取衣。自投用以來,智能洗衣服務中心左側的信息錄入點便人來人往,都是來“壓芯片”的。
為確保廣大職工都能享受智能洗衣服務,新鋼在廠區設置智能洗衣服務中心、煉鐵廠、燒結作業區等14個工服收發點,目前首批共投用9個。
負責“壓芯片”的周慧梅告訴筆者,智能洗衣服務中心投用至今,成功為煉鐵廠、燒結作業區、鋼一區、鋼二區等收發點附近的職工登記近6000件工服。2022年12月底,工服登記數量已達4萬余件。
那么,“壓芯片”完成后,職工如何洗衣?職工只需帶上職工卡與工服,就近到任意一個工服收發點,按照投衣點張貼提示及工作人員指導,將工服投進衣物筒,即可等待取衣通知。收到取衣短信后,職工便可以到投衣的工服收發點刷卡取衣。
“投衣要注意1套衣服需選2件,取衣一定要去投衣的同一收發點,還有一定要帶上職工卡。就跟咱吃飯八選四一樣,熟悉了流程就特別方便!”煉鐵廠職工劉軍說,“現在洗工服再也不用等幾天、找半天,咱們在廠里的工作和生活真是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幸福了!”
《中國冶金報》(2023年01月19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