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蔡立軍)11月25日,全球首套商用海底數據中心陸地完工儀式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臨港特種裝備制造場地舉行,其核心裝備“海底數據艙”將從天津港運赴海南陵水海域,進入海上安裝階段,預計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海油工程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底數據中心把傳統的數據中心由陸地移到海底,可以有效利用海水的冷卻作用為服務器“降溫”,具有省水、省電等低能耗、低成本優勢,對響應國家低碳發展號召、推動數據中心行業綠色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建成后,該海底數據中心還將為向全國沿海省市推廣“東數西算”提供重要補充。
“我們組建專家團隊對‘海底數據艙’進行技術攻關,先后攻克可回收水下泵模塊設計、超大直徑封頭法蘭水下密封安全性、緊湊型空間復雜管線布置、海生物環境抗附著及腐蝕能力等技術難題,實現在海底為服務器提供恒溫、恒濕、恒壓、無氧、無塵工作環境的目標。”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海底數據艙”應用了防腐蝕材料,結構設計壽命為15年,可為艙內每個IT(信息技術)設備供應電力,并將產生的熱量通過冷卻系統散入海水中;艙中的IT設備通過海底光電復合纜與岸站聯通,接入互聯網,進而實現數據的多種應用。“海底數據艙”應用水深超過30米,重量達1300噸,相當于1000輛小汽車的重量,罐體直徑達3.6米,與“天和號”空間站核心艙相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數據艙”。
《中國冶金報》(2022年12月6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