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樊三彩
“一打二”的乒乓球機器人、自動售賣機器人、遠程操控數百公里外的挖掘機作業、“工業元宇宙”……走進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第五屆進博會),數字化、智能化之風撲面而來,高科技催生的新產品琳瑯滿目,宛如一個科技大秀場,讓我們將全球科技最前沿盡收眼底。
“機器人總動員”,秀出進博會“科技肌肉”
在第五屆進博會上,技術裝備展區歐姆龍展位前人頭攢動,時不時傳來陣陣喝彩聲。走近一看,一款乒乓球教練機器人正在“一打二”,與兩位體驗觀眾激戰正酣。展位解說人員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即使在11月6日與雙打世界冠軍曹臻的“人機大戰”中,這款機器人也能從容應對。
原來,乒乓球教練機器人已經“五刷”進博會,此次走上第五屆進博會舞臺的是第七代——“傳感&控制+思考”核心技術的集大成者。它可以通過傳感攝像頭實時錄入并讀取兩名球手的表情、眨眼、心跳等信息和擊球動作,來判斷他們是否能夠根據對方水平配合擊球、雙方的行動交替是否順暢、拉力練習能否長時間維持等,并通過集成控制器技術,調整回球節奏和球速,增強兩名球手間的共情互動,進而展開連貫對決,幫助其建立團隊默契。

圖為乒乓球教練機器人。
“它可自行診斷機器人擊球軌跡是否精準、相機識別精度、馬達狀態以及球拍表面狀態,并根據診斷到的異常結果對機器人的動作進行調整。這款機器人已在我國乒乓球訓練實踐中得到應用。”展臺解說人員說道。她同時強調,這款機器人其實是企業核心技術的展示,相關技術可以廣泛應用在體育、工業、醫療等多個領域。
走入汽車展區,最火爆的特斯拉展位除了炫酷的新車型亮相外,還有一身“銀裝”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Tesla Bot模型展出。這款機器人在今年10月1日舉辦的AI Day(人工智能節)上就已經正式亮相。
工作人員介紹稱,它主要有人機交互、環境感知、運動控制這三大核心技術,全身有200多個自由度,其中手部有27個自由度,既可以在汽車工廠“搬磚”,又可以充當辦公室澆花工。但特斯拉CEO(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對機器人的設想遠不止于此,他曾說,未來機器人還可以用于做飯、修剪草坪和照顧老人,乃至成為人類的“伙伴”或“伴侶”。展位負責人介紹稱,隨著大規模的量產,這款機器人成本下降后售價估計會在2萬美元左右,有望在3年~5年時間內交付。實際上,人形機器人因其技術集成度及難度都很高,被視作AI領域的終極形態,也將成為未來智能機器人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行走在綜合展區,一個小個子機器人朝《中國冶金報》記者迎面“走”來。它的身高只有六七十厘米,快靠近記者時,極其熟練地拐了個彎、繞道而行了。憨態可掬的模樣令人忍俊不禁。仔細了解才知道,這樣的機器人在第五屆進博會上有46臺,并且他們已經連續服役5年,能夠提供引領導覽、安防巡檢、環保回收等服務。同時,全球首創的多工種機器人集群服務站也在進博會上重磅亮相,配合機器人模塊拓展基站和后臺調度孿生系統,服務站實時進行“換班”和“調崗”,力求達到46×3的服務效能,充分匹配展會現場多元、彈性的場景需求。該服務系統擁有專利680件,其中超過70%為發明專利。
自動售衣機器人、汽車裝配機器人……形態、功能、各異的機器人,成為各展區最靈動、最高科技的風景線,高質量秀出了第五屆進博會的“科技肌肉”。
“元”氣十足,進博會“新寵”吸睛又有趣
近幾年,從資本市場、互聯網到實體經濟都掀起了一股“元宇宙”熱。在第五屆進博會上,“元宇宙”“工業元宇宙”也成為各展區的“寵兒”。
在微軟展臺,《中國冶金報》記者看到了一款機械臂正在從傳送帶上精確地抓取或釋放試管。據介紹,這是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最新自主打造的“工業元宇宙”應用——工業機械臂demo(示范)。在現場,當記者戴上微軟Hololens 2(微軟公司研發的混合現實頭顯)時,便能看到一個全息的虛擬影像,完全1∶1復刻了剛才的場景。這是微軟“工業元宇宙”解決方案的部分展示。

圖為工業機械臂demo。
微軟方面技術負責人向《中國冶金報》記者分享了他對“元宇宙”的理解。“‘元宇宙’的實質,是要借助一系列創新技術的支撐,將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中的人員、事物、場所,以及生產、工作和商業活動中的種種業務流程,持久無縫地連接在一起。借助‘元宇宙’,可以復制和再現現實世界中的各種要素,在數字世界中構建并驗證更高效、智能的運行管理方案,營造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動體驗,進而發掘出更多前所未有的應用場景和商業價值。”他說。簡單來說,“工業元宇宙”能夠對工業場景進行再現,并且可以反向控制,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優化設備,實現虛擬與現實深度互動。
與之相似地,在西門子展區,觀眾可以在“工業元宇宙”中沉浸式體驗數字化工廠規劃,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用戶之間的無縫協作,并驗證數字化工廠的產線升級方案,在“工業元宇宙”中真切感受數字化咨詢的實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還走進了體育領域。在人工智能展區的英特爾展位,有一個小型的籃球運動場,旁邊還架了臺攝像機。“當現場有人投籃時,攝像機便會捕捉到他的腳步、動作、軌跡等,并用這些數據驅動‘元宇宙’中的數字運動員1∶1模擬,從而映射到虛擬的比賽場地上,實現異地或多地比賽。”工作人員介紹。據了解,這一方案不需要運動員佩戴任何設備,而是通過采用三維運動員追蹤技術、先進的AI算法、5G+MEC(移動邊緣計算)等技術等,便可以將人體頸部、脊椎、腰部、腳踝、四肢等33個關節點的細膩的旋轉動作充分展示在數字世界,大大拓展了體育的范疇。

圖為《中國冶金報》記者正在體驗“元宇宙”運動會。
5G應用更多元,“老面孔”帶來新驚喜
在上海操作山東的挖掘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11月8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在卡特彼勒展位親身體驗了一把。只要坐在駕駛艙,操作手柄,就可以看見眼前屏幕中的挖掘機順暢地完成前進、后退、開挖等指令。這是卡特彼勒旗下的山工機械遠程駕駛平臺,主要采用5G通信技術。“5G駕駛室既可以布置在施工現場,也可安排在千里之外,都能夠實現精準操控。這一技術打破了空間的界限,增強了操作的安全性。”工作人員介紹稱,5G遠程駕駛技術還可廣泛應用在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的任務場景。
5G作為一項基礎技術,正在賦能千行百業,5G應用已經由最初的5G智能手機擴展到XR(擴展現實)、智能網聯汽車、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眾多的領域。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已累計建設5G基站69萬個,目前累計終端連接數已超過了1.6億戶。
在第五屆進博會現場,滿滿的5G元素也撲面而來。在力拓展位,戴上VR(虛擬現實)眼鏡,可以獲得乘坐“力拓號”直升機飛躍皮爾巴拉礦區的體驗,全面了解力拓采、選、運鐵礦石的全過程;在高通的5G無界XR賽事體驗現場,通過“VR頭盔+5G云端傳輸計算”技術,戴著VR頭盔的體驗者可以體驗在室內踢球;等等。
另外,《中國冶金報》記者了解到,自2018年5G走入主場館、2019年實現場館全覆蓋以來,5G在第五屆進博會上的保障作用更強,應用也更多元。第五屆進博會今年上線了“一網統管”指揮平臺,能夠全面、準確、及時地向值守人員反映進博場館內外的保障情況。例如,場館外24小時巡邏的5G智能巡屏車,只要遇到街面道路積水、占道經營、垃圾暴露等問題便會及時回傳,相關工作人員緊接著就會收到指令,迅速到現場處理,將巡查時間從人工的1.5小時縮短至20分鐘。“機巡”“人巡”相結合,大幅提高了保障效率和水平。
(文中圖片由本報記者樊三彩攝)
《中國冶金報》(2022年11月15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