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程軍 黃靜 李平原
“智能巡檢機器人入戶1號高爐風口平臺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大麻煩,是我們的好幫手、好伙伴,這也表明馬鋼煉鐵總廠智慧制造邁上新臺階……”10月18日,中國寶武馬鋼煉鐵總廠高爐一分廠爐體作業長黃靜告訴筆者。
該總廠1號高爐風口智能巡檢機器人是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機器視覺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研發的人工智能產品。該系統主要由履帶式機器人本體、中繼站、數據通信設備、數據處理主機、顯示器、交換機、控制主機柜及配套附件等組成。其中,智能機器人包含紅外熱成像儀、圖像采集模塊、光源模塊、煤氣檢測模塊、聲音采集模塊、數據存儲模塊、自動充電裝置和位置傳感器(定位導航模塊)等,可謂有了“火眼金睛”。
高爐風口平臺作業環境復雜,如何保持智能巡檢機器人在高溫等復雜工況下的工作穩定性是個大問題。與此同時,由于風口送風支管呈現圓周分布,上下落差6米多,從風口大蓋到直吹管內部4米多,如何更好地實現進風裝置的全面測溫,確保不留死角等,這些都是需要協調解決的棘手難題。
據了解,該總廠今年7月份組裝完成的第一臺機器人,在1號高爐風口平臺進行首次安裝調試時,就出現了機器人實際使用體驗不符合設計要求的問題。比如,上部距離風口平臺高約5米的送風支管需要整體測溫,而機器人由于受到測量距離和角度的限制,無法實現整體測溫;機器人在行走過程中還需要等距環高爐一周運行,為了準確測量直吹管前端溫度,需要在兩個風口中間貼向高爐運行,這對機器人的電量是一個考驗。
經過2個多月的摸索與實踐,通過采取4個小時巡檢2次、擴大機器人巡檢時的轉向角度等方式,不僅縮短了單次巡檢時長、解決了機器人在高溫下工作不穩定的難題,還消除了送風支管系統的測溫死角,逐步解決了制約機器人與現場有效協調的難題。
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應用,可謂一舉多得。一是通過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可定期或按需要對直吹管、風口、槍包及相關位置的高溫區域進行自動巡檢,實現無死角測溫;二是減輕了爐體巡檢人員的勞動量;三是讓職工遠離危險區域,真正做到源頭上的本質安全;四是通過有效的數據采集和記錄,實現對送風支管溫度高低、變化趨勢更為精確的判定,為高爐長周期穩定高效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更為重要的是,該系統可通過分析軟件對現場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智能判斷,當發現異常情況時立即自動發出報警,將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目前,該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馬鋼煉鐵總廠其他高爐風口平臺進行安裝調試。智慧制造從“繁星點點”變成“艷陽一片”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冶金報》(2022年10月20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