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鋼礦業前9個月實現利潤超7億元
本報訊(記者章利軍 通訊員侯愛民 申婷婷)日前,馬鋼礦業資源集團公司召開首屆職工創新論壇暨成果發布會。會上,全國勞模、馬鋼礦山工匠基地負責人卜維平等6位工匠大師做了主題發言。該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華表示,通過深入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激發了職工的創新活力,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培育了大批高技能、高素質的藍領隊伍,為前9個月實現利潤超7億元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也為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公司前三季度取得的成績主要得益于以下3個方面:
一是上下齊心、多面結合。該公司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圍繞公司重點工作、關鍵產線,從難點入手,向短板發力,堅持“抓常規、重專項、強重點”相結合,通過采取深入開展各類勞動競賽和技能競賽等方式,為職工技術創新活動深入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搭建了載體平臺,激發了職工的勞動熱情。
二是示范引領、典型帶路。自以卜維平創新工作室為基礎成立第一個全國冶金礦山電鏟實訓示范基地以來,該公司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載體和創新模式,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一大批職工創新工作室相繼建立。今年5月份,馬鋼選礦工匠基地在姑山礦正式掛牌。該公司形成了以馬鋼礦山、馬鋼選礦兩個工匠基地為龍頭,26個職工創新工作室為支撐的職工技術創新平臺。
三是功能完善、成效初顯。近年來,針對生產經營難點和關鍵環節,該公司不斷擴展完善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功能。從傳統的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等“小而實”活動,到技術攻關、管理和機制創新等“高大上”的項目,從聚焦現場的創新活動,到人才培養的實訓基地,創新工作室功能向“攻關站、練兵場、孵化器、示范園”不斷拓展并有效發揮,也形成了一大批職工技術創新成果。
柳鋼礦業鐵礦石出入庫同比上升
本報訊 今年前三季度,柳鋼礦業公司完成礦石累計入庫60.51萬噸,配礦出庫量52.56萬噸,分別完成年度生產計劃的86.44%和87.60%,同比增長23.96%和11.72%,為冶煉系統滿負荷生產保駕護航。
針對堆料場地小,進場鐵礦石品種多、質量不一、來料不均勻等困難,該公司靈活布置配礦場地,優化配礦方案,持續改進配礦工藝,克服場地緊張等困難,確保滿足冶煉生產需求。面對鐵礦石品種變化快、來料不均勻等不利條件,該公司審時度勢,根據生產需要及時調整配礦方案并組織實施,多配用屯秋礦和除塵灰,靈活化解除塵灰庫存問題。
為確保生產有序、設備高效正常運行,該公司狠抓生產現場管理和員工的安全教育,嚴格執行設備作業率考核及安全檢查考核。為確保配礦質量可靠,該公司在配礦過程中確保有一名工藝員或料場管理員在現場嚴格監督配礦工作,并對配礦過程的質量進行隨機抽樣檢查,如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調整工藝方案。同時,該公司加強配礦質量管控,在配礦生產過程中,確保礦石均勻配用,降低鐵礦石含磷及鋅比率。 (陳覓 黃志光)
攀鋼礦業選礦廠超額完成生產計劃任務
本報訊 今年前三季度,鞍鋼集團攀鋼礦業公司選礦廠科學高效組織生產,合理安排設備大、中、小修項目,深入挖掘破碎系統、磁選系統設備潛力,充分釋放鐵精礦產能,累計生產鐵精礦365.06萬噸,超計劃6.84萬噸。
該廠圍繞全年鐵精礦生產目標,落實好保產保目標的各項措施,均衡生產。該廠要求各職能科室、作業區、班組上下聯動,緊密協作,為鐵精礦生產創造有利條件;嚴格控制各工序之間的操作,持續優化破碎系統粗、中、細破碎機的排礦口,實現均衡穩定供給,努力提高設備單機作業率;加強閉路篩板和磁滑輪拋尾工藝的管理,及時對閉路上下層篩板進行檢查、更換,確保破碎產品粒度穩定,為磁選工序提供充足、合格的原礦。
同時,該廠實施鐵精礦生產全流程管理,對入磨粒度、拋尾率、精礦品位等重要指標實施動態跟蹤,建立健全實時生產數據管理臺賬,運用統計系統做好鐵精礦品位跟蹤檢測記錄,及時反饋品位數據信息并做好相應調整,確保輸出鐵精礦品位合格達標。
此外,該廠做好日常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落實在線設備日常點巡檢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設備故障,提高設備作業率,同時狠抓設備精細化檢修,為高效生產提供了堅實的設備支撐。 (黎萍)
韶鋼煉鐵廠燒結降本超2600萬元
本報訊(特約通訊員陳立新 通訊員卓阿誠 黃愷)截至9月份,寶武韶鋼煉鐵廠今年燒結固體燃料消耗為55.5千克/噸,同比降低4.5千克/噸,燒結加工成本降低5.24元/噸,累計降本2618萬元。
2018年,韶鋼煉鐵廠燒結固體燃耗為60千克/噸,與國內先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為此,該廠燒結生產作業區班子成員和技術業務骨干把降低燒結固體燃耗列為2019年重點改善項目,力爭將2019年燒結固體燃耗下降至56千克/噸以下。
該廠經過研討,制訂了2019年燒結生產作業區降低固體燃耗改善方案,通過采取提高布料參數、降低混合料水分、嚴控固體燃料水分、落實篩分管理以及精心操作等措施,使固體燃耗持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