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魏慶軍 通訊員 柳海兵 李栓柱
近日,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會上,河南省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發布。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推進鋼鐵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示范項目給予支持。據了解,2020年,安鋼集團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被河南省工信廳確定為河南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對象。2022年6月,在相繼完成安鋼私有云平臺、工業數據引擎、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項目的建設,采集6000多個工業數據,構建74個數字孿生模型,開發了環保智能管控、煤氣智能平衡等多個App后,河南省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形成標桿——
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
6月30日,《中國冶金報》記者走進河南鋼鐵集團安陽鋼鐵基地調度中心。污染治理設備運行監控、污染行為監控、生產狀態監控,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將數據和視頻進行綜合展示;依托數字孿生模型,實現煤氣“產生—存儲—輸送—使用—放散”端到端數據實時展示;計算鍋爐效率和燃料流量,采用統計學方法,對鍋爐的關鍵運行參數進行統計分析,形成診斷報表……河南省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打造的智慧鋼廠生產場景,通過大屏實時地展現在記者的面前。
“作為河南省鋼鐵行業的龍頭、規模最大的制造類企業,由安鋼集團牽頭,高起點建設河南省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形成標桿和示范效應,同時帶動鋼鐵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走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軌道,逐步接入行業平臺,共用模型、算法和工業App,促進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相關負責人介紹。
自2022年6月上線運行以來,該平臺為實現安鋼集團生產管理方式從粗放向精細、從經驗操作向數據決策的轉變提供了支撐,開啟了“互聯網+”的生產新模式,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綠色發展方面逐步發揮出顯著成效:一是經濟效益顯著。公司人工成本占營業成本比率降低1.56%,平均生產效率提高14.36%,單位人均產值提高20.79%,單位產值能耗下降27.16%。二是社會效益明顯。企業資源利用效率更高、生產更安全、環保管控更有效,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實現資源最大利用效率的同時,也為業內其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拓展場景——
擇機向全國推廣
項目負責人介紹,河南省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合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等技術,按照邊緣層、基礎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層、平臺PaaS(平臺即服務)層、應用SaaS(軟件運營服務)層4層架構進行設計,以工業數據為基礎和驅動力,以數字孿生框架為技術核心,以工業模型和算法為載體,通過低代碼開發工具開發工業App,具備了面向工業場景多源異構數據采集、流式數據即來即算、模型及算法高效復用、應用快速動態反應等功能特點。
“平臺支持公有云、私有云、邊緣云等多層次的部署和實施,支持在端、邊、云提供統一的服務,具備統一授權、協同和管理的能力。”項目負責人說道。該平臺能通過免費的能效診斷App,對能源環保設備的生產運行效果進行分析和診斷,幫助企業找到影響能效水平的薄弱點,為有意向接入平臺的企業進行方案規劃,幫助其建設邊緣端,并把數據接入平臺。還可開發滿足企業需求的App,以能源App和環保App兩大應用產品為載體,輻射省內鋼鐵行業及上下游企業,提供成熟的節能降碳管理模式,進一步拓展到供應鏈、電商平臺、物流、智慧計量等業務,擴大平臺服務范圍和影響力。
“在客戶十分重視的安全性方面,河南省鋼鐵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從網絡、系統、數據與應用4個維度,對企業的信息、系統及服務等進行高可靠性的安全保障,幫助企業有效應對各種類型的安全威脅。”項目負責人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
此外,該平臺還以高復用性的產品與專業健全的服務,強化對更多行業場景的支持,提供面向鋼鐵行業、能效領域的模型、算法和業務等組件包,并形成跨行業的通用服務組件,支持第三方系統的對接、遷移、擴展和實現,通過基于云原生的技術框架,開拓更多場景的服務。
河南鋼鐵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傅培眾說,當前河南省正大力推進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動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下一步,我們將首先重點吸引更多的河南省內鋼鐵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注冊成為終端用戶,加大推廣力度,提高工業App的復用能力,并擇機向全國推廣,提供面向鋼鐵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全面解決方案,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項目負責人說。
《中國冶金報》(2023年07月06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