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樊三彩)4月23日,以“數智驅動轉型 添柱鋼鐵強國”為主題的2023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鋼鐵行業CIO高峰論壇(天柱鋼鐵站)在河北唐山舉辦,這也是今年CIO系列高峰論壇的首站。論壇現場舉行了啟動儀式。
唐山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孟祥印,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范鐵軍,華為煤礦軍團銷售與產業發展總裁劉維,河北天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柱鋼鐵)董事長王樹川為大會致歡迎辭。
會議透露,目前,國內超過80%的鋼鐵企業已經在推動智能制造,鋼鐵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從2015年的47.7點提升到2021年的59.9點,增幅達25.6%;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在2021年分別達到70.1%、51.3%;已形成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及網絡化協同6大應用模式,覆蓋幾十個典型應用場景。鋼鐵龍頭企業基本實現自上而下產線級基礎自動化、過程控制系統、生產執行系統、制造管理系統縱向集成的四級體系。
不過,與會專家指出,當前鋼鐵工業數字化轉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包括鋼鐵工業數字化轉型仍然面臨行業標準和應用場景建設滯后;智能制造基礎有待夯實,廣度與深度有待拓展;核心知識產權掌控不足,“卡脖子”問題比較突出;數據價值難以挖掘;等等。
范鐵軍認為,當前,國家發展智能制造的導向明確。未來,隨著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綠色低碳加速轉型、科技創新迫在眉睫、資源約束亟待突破,數字化將在支撐一體化運營管控、多基地協同制造,加碼碳管理、減污降碳、節能減排,實現共生型發展,支撐資源集約利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劉維基于華為聯合鋼鐵行業共同探索的實踐結果表示,基于統一標準、統一架構、統一數據格式的AI+工業互聯架構可以系統地解決數據價值挖掘的問題。同時,能夠真正落地、達到預期效果的鋼鐵智能化項目,必須包含工藝、數據、模型算法3個核心要素。
王樹川以天柱鋼鐵為例表示,目前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80%以上,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55%以上,實現了鐵鋼軋一體化、管控一體化,達到效益最大化、服務實時化、決策智能化以及運營可視化,企業從傳統鋼鐵生產到“智慧天柱”的升級。
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席分析師,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擁軍;容知日新鋼鐵行業系統部副總經理楊海強;華為煤礦軍團礦業冶金解決方案總監張明威;天柱鋼鐵副總經理邸光明;范鐵軍先后做了主題報告。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多輪簽約儀式,包括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與天柱鋼鐵簽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與容知日新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鋼鐵企業設備智能運維及故障診斷應用研究”技術咨詢合同,與中國聯通智慧鋼鐵軍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天柱鋼鐵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面向未來3年~5年數字化領導力建設和AI應用深化合作協議。
據了解,此次論壇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天柱鋼鐵承辦、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協辦。
《中國冶金報》(2023年05月0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