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吳桐 常玲
“自鐵鋼檢測中心投入使用以來,煉鋼過程樣單樣分析檢測時間從6分鐘縮短到3分鐘,日均分析試樣1200余個,分析元素種類15余種,報出檢測項目2萬多個。”4月10日,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質量管理部鐵鋼檢測中心質量例會上,作業長袁輝說道。
《河鋼集團產線智能化提升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了未來產線智能化提升和智慧企業建設的路線圖,這為唐鋼智能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唐鋼智能化檢測中心作為智能制造體系的重要支撐,自唐鋼新區建設之初就被列為重點項目之一。
唐鋼新區鐵鋼檢測中心是該公司建成的第一個智能檢測中心,主要包括自動取樣系統、風動送樣收樣系統、智能檢測分析系統三大部分,可實現鐵、鋼、爐渣檢測集中化,送樣、制樣、分析智能化,以及流程數據信息化。
“產線機器人自動取樣之后,鋼錠在壓縮空氣的推送下穿過800米的‘空中長廊’,幾十秒之后便到達鐵鋼檢測中心。”唐鋼質量管理部鐵鋼檢測中心化驗員郭淑娟介紹。“咣當!”話音剛落,RH爐(真空循環脫氣裝置)的試樣已經到達,伴隨著光譜儀激發試樣的“嗞嗞”聲和敲打鍵盤的“噼啪”聲,郭淑娟迅速開始工作。
唐鋼依托工業互聯網應用和鋼鐵智能化架構體系,在產線模型優化、信息化全流程優化和前沿技術應用等方面發力,帶動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全面提升。
“智能機器人制樣、分析只需要170秒,分析結果經LIM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3秒鐘便可傳輸至公司二級系統,最后鋼錠通過皮帶自動傳送至樣品立體庫分類存放。”袁輝介紹智能化檢測的全流程。該公司依托LIMS,實現鐵鋼分析作業區全部質量控制數據的線上采集和自動判定,人工委托試樣的線上委托和結果傳輸,作業區級文件線上發布和查閱,所有數據都實現線上管理。
“智能化樣品立體庫是衡量一個檢測中心是否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袁輝坦言。智能化樣品立體庫的建立完全改變了之前人工收樣、存樣的工作模式,樣品檢測之后通過皮帶自動傳送到樣品庫,由樣品庫自主進行分類存放、定期棄樣。
隨著智能化檢測的應用與實施,唐鋼以數據資產管理為核心,將專業管理向縱深推進;通過人員監督考核與儀器監督維護相結合的技術管理手段,提高工作精度;同時,利用實驗室數據結果對標提升作業區人員操作的規范性,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下一步,唐鋼將圍繞棒樣氧、氮分析自動化,爐渣檢測數據快速比對等展開技術攻關,利用智能化檢測優勢不斷夯實智能制造基礎。
《中國冶金報》(2023年04月25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