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黑龍江建龍成功完成6萬多平方米的露天煤場改造項目,采用氣膜結構建成全封閉式儲煤倉,“露天煤場”成功變身“全封閉煤倉”。
其封閉化、節能化、智能化的特點徹底解決了原料煤露天堆存及裝卸過程中產生的無組織排塵問題,實現了“儲煤不見煤、風天不揚塵”的綠色低碳環保目標。同時,新建成的封閉煤倉色調與主生產區相協調,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黑龍江建龍焦化氣膜煤倉,屬于“超大型智能化氣膜全封閉煤倉”,于2022年4月19日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5980萬元,氣膜寬191米,長349米,高66米,覆蓋面積共計66659平方米,超大跨度將煤場全面覆蓋。于同年10月21日投入試用,經過3個多月的試運行后,目前該氣膜全封閉煤倉運行效果良好。
該煤倉配置了霧炮降塵系統、消防系統、照明系統、監控系統、門禁系統、智能操控系統、避雷系統以及有害氣體排放檢測系統等。
其中,智能操控系統能夠感應到氣膜內外的壓強,控制風機變頻運行,從而維持倉內的氣壓;也可以智能化感應到倉內空氣的質量,控制換氣,維持倉內的空氣質量。有害氣體排放檢測系統,能夠動態檢測煤倉的粉塵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和倉內溫度,一旦超出預警值就會自動報警,并啟動微霧抑塵裝置,防范事故發生,保證了作業人員安全。此外,氣膜全封閉煤倉采用的建筑膜材具有極好的密閉性能,倉內煤塵不易擴散到倉外,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時,氣膜煤倉內為正壓環境,倉外的煙塵、灰塵也不會進入倉內。
近年來,黑龍江建龍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環保工作作為綠色發展,踐行美好企業的重要抓手,先后完成廠區污水綜合處理系統建設,高爐除塵系統超低排放改造,3號、4號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程,焦化煤場封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了煉鐵脫硫脫硝系統,煉鋼廠三次除塵新建工程,1號、2號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程等一系列環保項目,為企業加快國家級綠色工廠建設步伐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喜雙)
《中國冶金報》(2023年04月04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