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首鋼冷軋公司“燈塔工廠”一期55個用例開始進行程序測試和試運行,并取得階段性成果。該項目建設推動了首鋼冷軋上下游的互聯互通,為促進企業實現更穩定的產品質量、更高效的生產、更優質的服務奠定了基礎。
“燈塔工廠”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全球制造業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的最高水平。
為了持續提高效率、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在首鋼集團和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首鋼冷軋公司瞄準世界一流企業,開啟“燈塔工廠”建設和數字化轉型工作。2021年9月份,該公司開展“燈塔工廠”建設一期項目籌建;2022年3月份,經首鋼股份批準后開始建設。該公司“燈塔工廠”建設一期項目重點圍繞業務、組織和技術三大方向展開,推進11個子項目、55個用例建設,聚焦質量、效率和效益提升;組成了囊括冷軋公司24位產品經理、股份公司6位產品經理、88位業務核心成員、首自信68位核心開發成員的項目團隊,為“燈塔工廠”建設提供組織人才保障;借助IT、5G和大數據等技術,為“燈塔工廠”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以CP(控制計劃)管理和智能質量分析為核心,聚焦標準化作業和質量穩定性提升;開發智能倉儲、智能調度和RGV(有軌制導車輛)運輸系統等應用,提升生產物流效率,降低庫存;建立光整機、平整機、鋅層閉環等控制模型,解決人工設定精度和穩定差的問題;通過增加傳感設備和采集現場信號,實現對設備狀態和能源消耗的精準管控。
自2022年9月開始,55個用例陸續上線,開始試運行和迭代優化,部分用例效果初步顯現:汽車板一檢封閉量降低約1000噸/月,合同自動處理率提升10%,余材充當比例提升2%,降低庫存約3400噸;光整機和平整機模型投入率達95%;軋后庫智能調度系統指令執行效率達93%,倒垛率降低20%;成品庫汽車配車、火車配車的時間分別縮短80%、20%;在線實時監測設備1160臺(套)、8285個點位,制訂報警規則478條,實現設備狀態實時監測和預警;新增117臺能源儀表,建立1040個數據采集點位,初步實現對各區域能源消耗的精準計量和跟蹤。
2023年,首鋼冷軋公司將繼續對一期用例進行打磨和優化,確保用例對業務轉型的支撐,同時開展“燈塔工廠”二期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率效益。在開展“燈塔工廠”建設的同時,該公司將繼續圍繞“業務、組織和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提升全員數字化轉型能力和理念,把首鋼冷軋建設成為產品一流、技術先進的高端汽車板制造基地。 (孫凱 孫建華)
《中國冶金報》(2023年2月7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