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巍 通訊員 賀文婷
從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建設到工業網拓撲信息采集,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網絡安全保障到轉型升級核心網絡調試……一項項信息化重點工作實施過程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河鋼集團張宣科技鋼源公司(下稱鋼源公司)信息開發部系統運維組組長、見習作業長王健。
“我的工作常常和數據、服務器打交道,用我的專業能力保證網絡運行暢通無阻,讓每一位用戶都滿意是我的職責。”作為信息化系統技術人員,王健談起工作內容時,表情嚴肅且認真。
今年初以來,王健帶領技術團隊先后攻克6項信息化技術難題,為企業轉型升級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沖鋒在前 擦亮技術服務品牌
“所有網絡設備配置完成、測試通過,客戶網絡順利實現高效穩定安全運行。”11月4日,王健帶領技術服務團隊順利完成張家口市某區“數字鄉村”建設項目,高效暢通的網絡、優質熱情的服務受到了客戶的高度好評。
9月份,接到“數字鄉村”建設信息后,鋼源公司高度重視,安排王健帶領6人技術團隊進行項目對接。他們通過勘查現場網絡環境、摸透設備分布情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了經濟適用的網絡機房遷移改造方案,成功簽下技術服務協議。
施工中,面對新機房網絡設備安裝調試點位多且較為分散等特點,作為項目負責人,王健科學合理地排兵布陣。“我把我們團隊的6名成員分成3組,一組負責機房陶瓷防靜電地板、精密空調、光纖線路和電源線鋪設、機柜安裝等裝修項目;二組負責核心網絡設備、交換機、服務器、網絡安全等設備的安裝和調試;三組負責超融合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和應用系統的搭建測試。”3個團隊責任明確,齊頭并進,最大程度節約了施工時間,保證了施工質量和工期。11月4日,該項目順利交付客戶使用,王健和同事們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勇破難題 保障通信順暢
11月2日,古城宣化的早晨秋風瑟瑟、寒意襲人。現場的網絡機房里,王健正和技術人員一遍遍校對著阿里算法服務器與供應鏈間的鏈路映射關系。“判級算法與供應鏈間的鏈路成功打通!”當鏈路成功打通時,他多日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為保證供應鏈有關部門及時采集相關數據,必須建立專線路由,以達到數據上傳的效果。但由于該項目判級網絡環境不具備互聯網絡通信條件,加之出口位置有防火墻隔離設備,導致供應鏈數據采集需求的技術難度陡然增大。如不盡快打通鏈路,后續搭建超融合系統的工作就無法按時間節點完成。
解決鏈路打通的技術難點迫在眉睫。“我們一定保質保量完成技術攻關任務。”在攻關會上,王健語氣堅定、信心滿滿。
簽下“軍令狀”后,王健帶領技術團隊立即進入戰斗狀態。該團隊應用赫斯曼交換機鏈路聚合模式,將兩臺交換機捆綁在一起,對外訪問變為一個IP地址,確保如有一臺設備發生網絡故障時不會影響整體網絡通信,實現了在不改變IP地址的前提下,通過防火墻策略實現原有生產設備和新設備的互聯互通。
經過3天奮戰,技術難關被成功攻克,供應鏈數據采集正常運行。王健和他的團隊又馬不停蹄投入到超融合系統搭建工作中。截至11月底,他們已完成重點項目網絡機房VLAN(無線局域網)設計、防火墻策略規劃、工業網交換機部署等系統集成內容和18臺網絡設備的安裝調試。
《中國冶金報》(2022年12月6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