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蘇亞紅) 11月19日—21日,工信部、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主題為“數融萬物 智創未來”。這是5G+工業互聯網大會第三年召開,旨在探討如何進一步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助力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
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出席大會。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講話。湖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陳飛致辭。大會開幕式由湖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趙海山主持。
王忠林在講話中強調,5G+工業互聯網是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強勁賦能經濟增長,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3萬億元,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強勁賦智產業升級,助力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成長壯大;強勁賦力企業增效,為企業生產經營插上智慧翅膀,極大促進節能降耗、提效降本。
張云明在講話中表示,我國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快車道,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獨立組網網絡,5G基站數量超過222萬個、在全球的占比超60%,用戶數量超5.2億戶。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工信部將加強政策合力,出臺支持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的新舉措,不斷完善多層次的創新示范體系,分行業、分領域制定5G全連接工廠建設標準,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同時,加大攻堅力度,推動各方加強低成本、輕量化的5G工業級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讓廣大工業企業用得起、用得好,不斷提升產業供給水平。”張云明表示。
此屆大會按照“1+2+20+N”總體架構,共舉辦1場開幕式、2場主論壇、20場分論壇、N場特色活動,聚焦“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疊加、互促共進、倍增發展”,從新型基礎設施、融合應用實踐、技術創新能力、產業發展生態、安全保障能力等角度,探討促進5G+工業互聯網縱深發展的實踐路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會期間,還進行了為期3天的5G+工業互聯網創新成果展,新增了先進技術成果展區、“工業元宇宙”特別展區,展區面積增加到一萬平方米。
又訊(記者蘇亞紅)11月21日,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成果發布會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會議聚焦四大相關領域、分享了7項優秀成果,在推動5G+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應用和規模化發展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這7項成果分別是:聚焦5G全連接工廠,發布了浪潮蘇州5G全連接工廠項目和格創東智助力武漢華星打造的全球領先的5G全連接工廠;聚焦智能制造,發布了新華三5G未來工廠和新華粵5G﹢智慧工業應用建設項目;聚焦節能減碳,發布了杭州泛亞運“源網荷儲”能源互聯示范區項目和基于5G工控專網的武鋼無人化應用項目;聚焦網絡技術,發布了1份研究報告,即阿里達摩院XG實驗室發布的《云原生的5G網絡關鍵技術研究進展》。
“5G+工業互聯網有力地支撐了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致辭中表示,未來要從3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把產業基礎夯得更實。聚焦數據創新應用和設備平臺安全等關鍵領域,通過樹立標桿、制定標準、推廣成果,逐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新模式新業態落地開花提供安全肥沃的土壤。二是要發揮產業各方協同作用,把產業生態拓得更寬。發揮各方優勢,深化技術建設,進一步提升產業供給能力。三是要加大信息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的力度,把產業應用挖得更深。聚焦行業特點、轉型痛點、發展難點,不斷創新信息技術,豐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升綜合服務能力,降低行業應用綜合成本。
《中國冶金報》(2022年11月2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