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任紅葉 記者 朱元潔
8月16日,當《中國冶金報》記者走進中天鋼鐵第三煉鐵廠7號高爐主控室時,當班職工正密切關注著高爐設備的運轉狀況,分析著電腦顯示屏上的動態生產曲線,悉心調控高爐各項參數指標。今年初以來,7號高爐工序能耗、利用系數、燃料比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在國內同級別高爐中達到先進水平。
中天鋼鐵鐵前管理中心副主任管振列表示,7號高爐生產管理和技術團隊不斷緊密配合、協作創效,對高爐采用合理的送風制度,通過采用聚氨酯篩板,對原料進行適宜的篩分控制,合理控制原料入爐含粉量,使用較高的煤比替換焦比,促進高爐強化冶煉。同時,該團隊通過與國內先進指標對標后開展科技攻關,不斷提升精細化操作水平,使得7號高爐長期保持穩定高效運行。
長期以來,中天鋼鐵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2021年科研投入預計超過8億元。自2014年起,該公司在內部持續開展QC(質量控制)活動,面向青年大學生和高精尖人才,由技術領域帶頭人和優秀簽約大學生組隊,對各分廠生產難點和工藝優化等問題進行立項攻關,累計產生了102個優秀課題,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200萬元。自2019年開始,該公司相繼開展“雁陣沙龍”和“六西格瑪”活動,累計產生40余個“雁陣沙龍”課題、70余個“六西格瑪”項目,累計創效超過6億元。
近5年,中天鋼鐵專利申請數量、授權數量持續增長。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受理專利705件,獲得授權專利482件。此外,中天鋼鐵5名博士入主參與的總投資近6000萬元的“超高純凈齒輪鋼開發與應用”等4個博士后研究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預計2023年前完成開發并投入市場。目前,中天鋼鐵已有2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項技術課題被評為冶金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為鼓勵和促進科技創新,中天鋼鐵先后出臺《專利工作管理辦法》《中天特鋼公司技術創新獎勵辦法》等制度,并對職工在小改小革、QC(質量控制)課題等各方面的科技創新成果出臺激勵政策,進行階段性成果評定,根據成效大小給予相應獎勵,并以此作為職工晉升、獎勵等方面的重要參考。中天鋼鐵企業管理部每月對年新增直接經濟效益在10萬元以下或僅有間接效益的小改小革、技術改進、工藝技術創新項目、管理創新項目及合理化建議進行快速評審,評議獎勵額度,并在各單位上報項目申請后,根據項目方案目標及實績組織評審,提出鑒定和獎勵意見,并報批頒發獎勵。
同時,中天鋼鐵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今年投入3億元引進100名專業領域高端人才,其中碩士70名、博士30名。目前,中天鋼鐵大專以上學歷人員超過6000人,中高級職稱、高級技能人才突破2000人,許多國內、國際相關領域的專家紛紛齊聚中天鋼鐵,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上半年,中天鋼鐵小改小革項目申報超過530項,QC課題申報超過100項,受理專利125件,研發中天牌20MnCr5等新產品近50種。自2013年以來,中天鋼鐵累計完成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鋼種研發超過700項。科技創新潮正在中天鋼鐵不斷涌動。
“未來,要重點開發切割絲、軍工鋼等高端精品,攻克軸承鋼夾雜物控制、鋼簾線網碳等普遍性行業難題,牽頭整合所有科技創新資源,搭建更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中天鋼鐵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董才平表示,在建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投產后將瞄準鋼鐵行業科技前沿領域,按照“五化”(大型化、高效化、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和“五個一流”(裝備一流、環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目標,加快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未來15年,中天鋼鐵將打造世界領先的精品棒線材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