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新聞中心>原料耐材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礦業展在中國地質博物館開展

    2019-09-29 09:55:00

      本報訊(記者郭達清)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生動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自然資源事業走過的光輝歷程,展示礦業行業實施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新成就,樹立礦業新形象,傳播礦業正能量,推動新時代我國礦業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由中國礦業聯合會、中國地質博物館、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自然資源報社、中國礦業報社共同主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礦業展”在中國地質博物館開幕。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原地質礦產部部長宋瑞祥、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蔣承菘、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等領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姚義川主持。

      

      

      彭齊鳴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礦業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中國礦業正在走一條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更好地發揮著資源保障和產業支撐的作用。

      

      

      

      宋瑞祥表示,展覽充分展示了70年來,我國礦業發展走過的光輝道路和艱苦奮斗的歷程,以及我國地質工作“三光榮”傳統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展望新時代,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礦山企業沿著安全、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升級、創新改革,地質行業運用系統的地球科學理論,為能源資源做好保障。

     

     

      凌月明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中國礦業與各行各業一道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新時代。新時代,蘊含著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了適應一系列應接不暇的發展變化,自然資源部已開始構建全新的自然資源管理體系,新時期中國礦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的重新定位。

     

     

      王烔輝表示,中國礦業有前途、有希望。在新時代,中國礦業公司一定能夠在全球礦業公司中走在前列。

     

     

      史玉杰表示,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礦企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在資源利用、生態建設、科技創新、社區和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績,為新時期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探索出了一條嶄新的重要的途徑。

      展覽分為四部分。

      序章“親切關懷,力量之源”--幾代領導人心系礦業發展和礦工生活掠影。三個主體篇章分別為:大國奠基,地礦先行--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國礦業(1949年至1978年);體制創新,迅猛發展--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礦業(1978年--2012年);不忘初心,綠色發展--新時代的中國礦業(2012至今)。

      序章“親切關懷,力量之源”---新中國成立伊始,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老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即從戰略的高度出發,對中國的礦業發展和礦工生活予以了高度重視。1950年2月17日,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主席在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接見了留學生代表并親筆題寫了“開發礦業”四個大字。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時間里,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承前啟后,心系礦業,情系礦工,為中國礦業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七十年來,新中國的礦業艱難起步,不辱使命,建成了結合合理、運轉高效的現代化礦業體系,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第一章大國奠基,地礦先行展示主要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央及各級人民政府在積極恢復舊中國遺留、廢棄礦山的同時,制定和實施了地質和礦業大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第二章體制創新,迅猛發展展示的主要內容為: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中國礦業走上了改革的開放康莊大道。

      第三章不忘初心,綠色發展展示的主要內容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礦業堅持綠色發展,在中國礦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夏建龍礦業科技有限公司為贊助單位。

      展覽自9月28日起至12月31日結束,為期95天。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品牌聯盟
    • 燃燒裝置2.gif
    • 湖南華菱集團.jpg
    • 山東鋼鐵集團.jpg
    • 1_看圖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鋼.jpg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

      小妹人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