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 >> “鋼醫人”的抗疫故事

    春暖花開,最可愛的人回來了! ——柳鋼醫院首批援鄂醫療隊員凱旋小記
    時間:2020-03-25| 編輯:陳曦|【

    柳鋼醫院首批援鄂醫療隊員。

      春暖花開,英雄凱旋。

      3月20日16時,隨著飛機落地的呼嘯聲,廣西第二批赴鄂醫療隊員從武漢飛抵南寧,其中就包括了柳鋼醫院首批10名醫療隊員。她們將在南寧市相關定點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隔離后,再回柳鋼。

      從2月4日星夜兼程趕往武漢,2月5日凌晨入駐武昌方艙醫院到如今踏上返鄉旅程,一個多月來,柳鋼醫院援鄂醫療隊員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完成了各項診療任務,所在的武昌方艙醫院共收治病人1124人,出院833人,轉院291人,實現了病人零病亡、零回頭,醫護零感染。

      她們是病人眼中的小天使

      2月4日,正月十一,在武漢最需要的時候,她們整裝出發,千里馳援。

      “2月4日晚我們抵達武漢,5日凌晨2時拿到行李整裝休息,經過緊急崗前培訓,5日21時正式上崗,第一時間投入戰役。”廣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護理分隊聯絡員兼臨時黨支部副書記、柳鋼援鄂醫療隊隊長潘陶玲向筆者介紹了她們這段時間同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的經歷。

      剛到武漢時,由于方艙醫院新建成、物資尚未到位等各種原因,很多病人的基本生活要求不能及時得到滿足,病人的情緒不穩定。柳鋼醫院的醫療隊員們化身為“設計師”“施工員”“搬運工”“咨詢師”。病人情緒低落,她們就是“知心小姐姐”;物資需要搬運,她們就是熱情的“大力士”;防控病情時,她們又是技藝高超的專業人員。在獲知醫院內床位限于條件只能用彩筆寫床號時,潘陶玲和隊員們主動聯系廣告公司制作床位號碼牌,解決了床位標識不清導致效率低的問題。

      “涂沐浴露防止護目鏡起霧,貼便利條能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一天戰疫總結便于開展工作……”醫療隊員葉麗莎介紹,在方艙醫院,大家都很善于總結“戰斗”經驗。慢慢地,剛去時覺得繁雜困難的扛氧氣筒、運飯發飯、藥物的雙人核對發放、測量生命體征、出院病人用物消殺等工作變得越來越容易,隊員們有更多時間和病人們溝通交流。“談得多了,病人們都說我們是小天使。”葉麗莎說。

      “廣大醫務人員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大家夜以繼日、連續奮戰,體現了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不愧是生命的守護神、疫情防控的英雄。”2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指導組組長孫春蘭到方艙醫院走訪慰問時,對廣西醫療隊的工作給予肯定和表揚。

      人雖然回來了,

      但依然要支持武漢抗疫事業

      “3170件防護服、3040個醫用外科口罩、一箱醫用棉簽……”3月20日中午,在廣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護理分隊臨行前,潘陶玲簽下了一張“廣西援助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物資簽收單”,將15類、逾萬件(個)防護物資捐贈給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我們人雖然回來了,但依然要支持武漢的抗疫事業!”

      “我們從來沒有為防護物資發愁過,帶去的東西基本沒怎么用。”潘陶玲介紹,去武漢時擔心防護物資不夠,特意備齊了各類物資帶到武漢,但在方艙工作期間,潘陶玲發現,院方提供的各類防護物資一直都夠。經向上級請示,廣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護理分隊將帶去的防護物資全部留在了武漢,支持后續抗疫事業。

      “很多患者要求和我們合影,不少人哭出來了,我們的小姑娘們也感動得淚流滿面。”潘陶玲說,在武漢戰疫的這段時間里,隊員們和患者互相幫助,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很多患者邀請我們一定要回去一起吃碗熱干面。”

      “最開心的是實現了我們的承諾,大家一個不少、平安地回家了!”潘陶玲說,“雖然回來了,但大家都牽掛著武漢,相信武漢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她說,回來后將繼續發揚敬業、奉獻的精神,以昂揚斗志、飽滿熱情投入到本職工作中,為衛生健康事業做更大貢獻。

     

    本報通訊員 文有東 謝驍意

    小妹人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