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鋼鐵)以營業收入1903.8億元居第33位,比去年上升了12個名次。2013年,中天鋼鐵以1050億元的營業收入,正式跨入千億元級民企行列,成為常州市歷史上首家千億元級企業。
回望過去10年,中天鋼鐵團結拼搏創新進取,攻堅克難轉型升級,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新機遇,為打造綠色鋼城、打造備受社會尊敬的世界一流企業而奮斗,并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的輝煌成就。
科技創新 踐行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發展,做出了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的重大戰略決策。江蘇省是制造業大省,其制造業發展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黨中央一直對江蘇省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發展高度重視,要求江蘇省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
鋼鐵工業作為工業根基,發揮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中天鋼鐵作為江蘇省鋼鐵民企的代表之一,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總結中天鋼鐵發展成功的因素很多,首當其沖就是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緊跟政策步伐。”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董才平說。歷經21年跨越式發展,中天鋼鐵從年產鋼能力不足6萬噸、產銷不足10億元的小型鋼廠,成長為一家占地面積擴張近120倍、年產鋼增長超200倍、營業收入提高超140倍、員工人數僅翻了2倍、業務涵蓋多元板塊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當前,中天鋼鐵圍繞“一總部、多基地”的戰略布局,已形成常州、南通、淮安三大生產基地:立足常州總部,打造全球單體最大的優特鋼棒線材精品基地;作為江蘇省推動鋼鐵產能由沿江向沿海轉移的重點示范項目,一期800萬噸、遠期規劃2000萬噸的世界級高端綠色臨港鋼鐵產業園在南通開工建設;中天淮安精品鋼簾線項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啟動,將建成年產150萬噸、全球規模最大的超高強精品鋼簾線生產基地。
圖為中天鋼鐵南通項目(左上)、軋鋼廠智能車間(右上)、淮安項目(下)。
科技創新,貫穿在中天鋼鐵的每一個基地、每一個項目中。在常州總部,中天鋼鐵瞄準再造高質量新千億元產業園的目標,啟動常州基地優特鋼“第二個十五年”發展規劃,重點發展高端裝備用鋼、核心零部件用鋼、軍工用鋼等“特、精、尖”產品;確定了未來4年“卡脖子”技術攻關目標,今年著力攻克切割絲國產化的難題,力爭實現每年擁有1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解決1項“卡脖子”技術的目標。
位于南通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則投入超5億元建成行業領先的鋼鐵智慧中心。目前,集“數據中心、智能管控中心、鐵前集控中心、能源中心、鋼軋集控中心”五大中心于一體的數控中心大樓于去年9月完工并啟用。目前,集中在數控中心大樓里的一線員工有600多人,并且高爐、轉爐等操作崗位全部遠離生產現場5公里之外,較過去勞動模式效率提升1倍,實現了集成度更高的遠程控制、安全生產。
圖為中天鋼鐵南通項目鋼鐵智慧中心。
中天淮安精品鋼簾線項目在穩步推進的同時,專利成果申報轉化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作為線材制品“皇冠上的明珠”,鋼簾線在生產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預防或消除產品缺陷、讓工藝向精益化與高效化邁進,是研發的一個重要方向。對此,淮安項目的生產工藝組已經研發并申報了“用于消除鋼簾線應力的校直器前自動張力控制裝置和應用方法”“新型計米輪”“用于橡膠增強的鎢簾線”“自動金屬繩起鼓檢測裝置”4項專利。
轉型升級 建造綠色鋼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天鋼鐵自2001年成立以來,就確立了“百年基業、綠色鋼城”的夢想。在中天鋼鐵“十四五”規劃中,董才平提出了更明確的目標:最大投入、最嚴標準,將中天鋼鐵打造成為產業賦能、與城市共生共榮的和諧示范性鋼鐵企業。
圖為中天鋼鐵脫硫脫硝項目(左)、新能源重卡(右上)、最大跨度料場(右下)。
綠色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更要落到實處。多年來,中天鋼鐵在持續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始終強化綠色低碳理念,累計投入超過200億元,實施了190余項節能減排、循環利用工程,是江蘇省首批所有原輔料全部實現封閉式管控的鋼鐵企業,真正實現“用礦不見礦、用焦不見焦、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2018年10月,550平方米燒結機煙氣脫硝項目建成投運,中天鋼鐵成為江蘇省首批實現燒結機煙氣脫硝的鋼鐵企業;2019年,中天鋼鐵總投資約13.5億元,完成對投影面積近40萬平方米原料堆場的全封閉改造,其中,長550米的料場封閉大棚是當時國內跨度最大的全封閉料場;2020年5月試航的中天電運001船,是京杭運河、長江流域首條千噸級純電動運輸船。隨后,中天鋼鐵又投運新能源重卡,對電動貨運火車改造升級,形成了企業綠色運輸閉環網絡。2021年,中天鋼鐵還投入20萬元購置吸污車,每天減少5噸生活污水排放;今年,中天鋼鐵投入20億元對常州基地實施一系列環保、數字化、產品提檔升級改造項目,打造出一個以鋼鐵低碳創新文化為主題的沉浸式工業旅游景區。
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圍繞“生產潔凈化、廠區園林化、制造綠色化”目標,可實現污水、固廢零出廠,廢氣排放指標優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30%以上,清潔運輸比例超過90%,工序能耗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5月19日,該項目的中央水處理廠、蒸發結晶分鹽系統正式投產,實現了廢水零排放。據悉,該系統在常規廢水深度處理的基礎上,將高濃廢水進一步濃縮分鹽,經蒸發結晶制得氯化鈉工業鹽產品,廢水則變為除鹽水,全部回用,在實現廢水零排放的同時,完成了全廠水系統100%資源化利用。9月5日,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公司)光伏發電項目順利開工,預計年發電量超過770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萬噸,減排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數量,相當于植150多萬棵樹的環保效應。
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南通公司總經理董力源表示,中天鋼鐵將篤行綠色低碳發展,“既是鋼鐵產品的制造者,又是清潔能源的轉換者,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綠色工廠,構建起與社會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
人才強企 奮斗者正青春
“人才是中天鋼鐵的第一資源,是強企之本,興企之計。”董力源說,中天鋼鐵一直注重人才培養,打造人才強企生態鏈,讓人才與企業共成長、同進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一展宏圖。
圖為中天鋼鐵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軍走訪慰問職工子弟托管班的職工子女。
今年7月,中天鋼鐵又迎來了321名2022屆高校畢業生。自2008年中天鋼鐵發起“人才強企發展規劃”以來,已經連續15年從全國一流高等院校、冶金類專業院校招聘大批大學生充實人才隊伍。從2019年起,中天鋼鐵啟動“百人計劃”,挖掘高潛質人才,打造高級管理者和技術領軍型人才隊伍,并逐步衍生出知識分享大講堂、中天公司“雁陣沙龍”、中天特鋼“青苗計劃”等活動。2021年,中天鋼鐵投入3億元啟動了碩博人才引智計劃,碩士年薪可達25萬元~50萬元,博士年薪達50萬元~120萬元,并為引進的人才提供1套約100平方米的產權住房。
在21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天鋼鐵員工的平均年收入從1萬元提高到11萬元,兌現了企業連續20年提漲工資的承諾。中天鋼鐵還承諾“十四五”規劃期間,普通員工年均收入將提高到15萬元,讓企業發展成果與所有員工共享。
以“薪”留人,更以心留人。今年初,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南通項目員工的生活遇到了暫時困難。南通公司領導班子得知消息后高度重視,總經理董力源親自部署,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改善員工生活條件。3月20日,董力源發表題為《攜手戰“疫”靜待“春暖花開”》的慰問信,代表公司向全體赴南通員工致以慰問和感謝,為全體在南通工作的員工加油打氣。
這是中天鋼鐵對員工全方位呵護的一個縮影。中天鋼鐵為解決“一總部、多基地”員工子女留守等家庭問題,投資650萬元建成現代化的職工子弟托管中心,已于今年暑期正式啟用;連年舉辦“金秋助學”活動,提供流動人口子女積分入學政策咨詢與幫扶服務;設立愛心基金,扶貧幫困超過1500個職工家庭,每年投入近百萬元為職工子弟繳納健康險、意外險……作為常州市首批省級幸福企業,中天鋼鐵始終將關愛好職工子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營造中天鋼鐵特色“家”文化。
也正是因為中天鋼鐵對人才的重視,每一次開疆拓土才能贏得員工的支持。南通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對于中天鋼鐵來說是“二次創業”。平均年齡不滿35歲的年輕團隊,在董力源的帶領下,扎根黃海之濱,擼起袖子加油干!項目自2020年8月開工后,僅用不到20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一期一步第一條生產線的全面試運行,并于今年8月實現了軋鋼精棒區域的全面試生產。這樣的成績,也是“奮斗者正青春”的最好詮釋!
實業報國 彰顯民企擔當
9月5日,第六屆“江蘇慈善獎”表彰大會在南京市召開,中天鋼鐵榮獲“最具愛心慈善捐贈企業”稱號,這是對中天鋼鐵熱心公益、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肯定。將事業拓展到張謇故里南通市的中天鋼鐵,也以張謇為楷模,弘揚張謇實業報國的精神。創業21年來,中天鋼鐵累計上繳各類稅費近300億元,襄助慈善公益事業的金額超過8億元,惠及鄉村振興、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教育體育、疫情防控等多個領域。
吃水不忘挖井人,從常州市發展壯大的中天鋼鐵,始終不忘反哺社會、造福家鄉。2021年,中天鋼鐵迎來20周年廠慶,集團董事局決定不搞大型慶祝活動,一切從簡,一次性拿出2000萬元繼續支持地方公益事業。其中,1000萬元捐贈至奔牛“銀杏”教育基金會,主要用于奔牛鎮教育教學水平的改善和提高;1000萬元捐贈至常州市光彩事業促進會,主要用于奔牛鎮醫院醫療設備采購、醫療條件改善等。
重視人才的中天鋼鐵,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有目共睹。早在2007年,中天鋼鐵就投資1.5億元創辦中天實驗學校,并將其打造成為常州市民辦學校的典范;累計投入超過2.4億元,資助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前黃中學、奔牛實驗小學等院校;分別在蘇州大學、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設立“中天鋼鐵教育基金”;9月8日,中天鋼鐵向常州經開區教育發展專項基金捐贈4000萬元,用于遙觀、橫林兩鎮基礎教育事業建設,進一步提升區域教育綜合實力。
圖為江蘇中天女排首奪全國女排聯賽冠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是一名籃球運動員的董才平,對體育事業懷有深厚情結。繼2011年11月冠名江蘇男籃征戰CBA后,2014年5月,中天鋼鐵入主江蘇女排,成立江蘇省首個職業排球俱樂部。中天鋼鐵陪伴江蘇女排從低谷走向巔峰,該球隊在2017年一舉成為全國女排聯賽和天津全運會“雙冠王”,并為中國女排輸送了多位國手,助力其勇奪里約奧運會冠軍。2022年2月,該球隊主教練蔡斌出任新一屆國家女排主教練。
從援助四川汶川災區到支持青海玉樹災后重建,從幫扶西藏日喀則市、貴州省從江縣、江蘇省泗陽縣大同村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每到關鍵時刻,中天鋼鐵都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際,中天鋼鐵第一時間一次性捐款4000萬元支援地方政府抗疫,捐款總額居江蘇省鋼鐵行業首位。中天鋼鐵還于去年9月組建志愿者團隊奔赴南京市,為抗擊疫情貢獻中天力量。2022年,在常州市疫情暴發之際,中天鋼鐵又一次性捐款1000萬元,再次展現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天鋼鐵明確更遠大的目標——“十四五”期間,將深化落實“一總部、多基地”新型產業布局,加速形成4000萬噸鋼鐵生產規模,努力實現營收超3500億元、員工3萬名、利稅300億元的目標,正式邁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
董才平說:“中天鋼鐵將乘勢而上、全面發力,努力建設成為有規模、有品牌、有內涵、有溫度、有核心競爭力、備受社會尊敬的世界一流鋼鐵聯合企業!”
圖為中天鋼鐵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
(朱元潔/文 陳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