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張鳳陽 通訊員 吳春旭 報道
10年時光,于漫漫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最近這10年在凌源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凌鋼)的發展進程中,卻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黨的十八大以來,凌鋼在有著厚重文化底蘊的遼寧省凌源市紅山腳下,奮力譜寫現代化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黑色冶金實現綠色制造
初秋的遼西大地,茵茵綠草地與老式火車頭、廠門、高爐和諧相映。抑塵車、灑水車、洗掃車、吸塵車在寬敞的馬路上晝夜不停地作業,馬路清潔如新。走在路上聞到的都是花草綠植的清香。如果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常會忘記這里是鋼廠。凌鋼追求高質量發展,正在全方位改變傳統鋼鐵生產場景。
近年來,凌鋼大力推行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新技術,努力成為綠色低碳的鋼鐵企業。該公司通過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技術和高效的節能環保裝備,實現了高爐全部TRT(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發電、人造富礦、冶煉和軋材系統余熱全部回收、轉爐負能煉鋼、污水零排放、煤氣近零放散、冶金渣零排放。凌鋼不僅獲得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而且成為首批通過工信部《鋼鐵行業規范條件》審核的企業,2018年被評為遼寧省和國家級綠色工廠。
凌鋼在生產環節全流程落實綠色低碳理念,推進全鏈條低碳管理。該公司開展全生產流程碳排放核查,梳理碳排放源,核算碳排放量;成立低碳發展課題組,編制了《碳達峰暨低碳發展規劃》,全工序實施碳排放管理,全鏈條實施余熱余能回收利用以實現降碳。
2019年,凌鋼根據國家下發的《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結合綠色智能制造和企業裝備升級,編制了超低排放改造規劃并組織實施,計劃總投資約40億元,擬實施117個改造項目。截至2021年底,該公司已投資了約16億元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實施了料場封閉、高爐出鐵場封閉及除塵器改造等改造項目,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大幅減少,極大地改善了凌鋼周邊大氣環境質量。未來,該公司還將投資24億元左右,實施2號燒結機和回轉窯煙氣脫硫脫硝、加熱爐煙氣脫硫治理等一系列綠色發展綜合改造項目,計劃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工廠綠化是企業高質量發展和形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出企業的實力和文明程度。近年來,凌鋼以打造AAA級景區式工廠為目標,把廠區建設成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花園式工廠。老廠區“改擴建”基本是在原址完成,在綠化、美化場地困難大的情況下,該公司因地制宜實施了拆房建綠、拆墻透綠、墻上掛綠、見縫插綠,增加綠化景觀;做到拆一片、綠一片、美一片、亮一片,開展了不同色彩的微景點建設;采取主干路安裝高檔格柵等方法,增強景觀效果,提高綠化品位。
目前,凌鋼廠區主干道已實現“綠隨路建,有路皆綠,路通建景”的目標。2021年—2022年,凌鋼配合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投入綠化建設資金375萬元,實施了大規模的綠化改造和綠化建設,共新增綠化面積4萬多平方米,改造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栽植喬木近萬株,建綠籬帶6000平方米,鋪草3000余平方米,栽種花卉5萬余株。如今,該公司廠區已成為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花園式工廠。
凌鋼高起點、高標準地實施了料場全封閉、燒結和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等30余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
強化品牌戰略直面市場
近年來,凌鋼充分運用自己獨具特色的“研、產、銷、用、服、考核”一體化管理模式,成立技術委員會,整合公司內部管理,實現不同組織機構、不同業務體系、不同管理層級的系統聯動,將“研、產、銷、用、服、考核”涉及的各工序、各環節有機融合。同時,該公司面向市場,形成合力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技術、質量、市場開發等方面的問題,統領和推動質量變革、科技進步,進而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目前,該公司形成了精品建材、熱軋中寬帶鋼、優特鋼棒線材三大產品系列。該公司精品建材在釩微合金化基礎上,采用自主研發的“降釩增氮”核心技術,助力其成為國家第一批獲得抗震鋼筋生產許可資質的企業。該公司精品建材成功服務雄安新區、港珠澳大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2年北京冬奧會配套工程等100多項國內重點項目和迪拜塔等國際重點項目。
該公司熱軋中寬帶鋼產品開發起步早,產品質量穩定、生產工藝成熟,目前品種鋼占比達到70%,市場占有率較高。該公司45#鋼、65錳鋼等鋼種具有市場定價權,產品天然含釩、省鋅、抗銹、強度高,是遼寧省名牌產品,多次榮獲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
該公司優特鋼棒線材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船舶、化工、風電、礦山等領域。凌鋼自主研發的汽車半軸用窄淬透性40MnBHH圓鋼、耐低溫沖擊低合金Q345E圓鋼、汽車球籠用CF53圓鋼、液壓支護用30CrMnSi圓鋼60多個國標及個性化新牌號,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同時,凌鋼優特圓鋼擁有多產線、多品種、全規格等優勢,是遼寧省名牌產品,榮獲特鋼協會頒發的優特鋼生產企業優質品牌獎。
目前,凌鋼正持續推進以“研、產、銷、用、服、考核”一體化質量管理模式為核心的創新體系,面向市場實施品牌強企戰略,開展多維立體式對標;堅持“集中產品、集中行業、集中產線”的市場開發思路,全力開發高價值用戶;瞄準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等新業態、新需求,儲備開發適配產品,以多品種、多規格、高性價比的優勢贏得市場、滿足用戶需求,實現質量、品牌、技術、生產及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紅色旗幟引領智慧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凌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自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服務企業、造福職工。
凌鋼黨委緊緊圍繞“黨建+創新”這一工作主題,黨委發揮黨建工作在創新價值鏈中的方向指引等作用,從凌鋼實際出發,聚焦產品研發、質量提升、技術應用等關鍵環節,強力構建與創新驅動相適應、與高質量發展相融合的黨建工作格局,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匯聚協同創新合力,有效推動凌鋼高質量發展。
凌鋼各級黨組織緊扣主攻方向做好保障,重點圍繞生產經營重要任務凝聚智慧和力量,扎實開展“黨員先鋒工程”“黨員先鋒崗”活動,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在創新中彰顯價值創造力;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持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資源轉化為創新資源,形成凝聚黨員群眾的強大磁場,使黨員隊伍真正成為凌鋼創新發展的中流砥柱。
該公司黨委從帶組織、帶思想、帶隊伍、帶活動入手,以黨建激活群團建設,以黨員創新的帶動效應全面激發基層群眾活力和動力;持續開展工人技術創新、技術比武和崗位工匠評選等活動,完善評估和激勵機制,引領一線操作崗位職工圍繞創新選題立項,打破制約工藝改進、設備改善、節能降耗等的瓶頸;高水平做好“創新之星”“青年之星”“青年突擊隊”及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等工作,注重發揮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人員的“傳幫帶”作用。
2021年5月份—2022年6月份,凌鋼40個基層黨組織共申報了創新項目943項,其中613項獲獎;19個基層團組織踴躍申報“青創登高”項目,2期共評選出一等獎10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9項。同時,該公司還評選出工人技術創新成果591項、季度“創新之星”80名、創新優秀成果230項、合理化建議“金點子獎”240項;吸引1696名職工參加10大工種和基層37個工種的職工技術比武,492名職工參加全國鋼鐵行業技能知識網絡競賽,其中6名職工獲得“鋼鐵行業學技能知識標兵”稱號。
黨旗獵獵迎風揚。凌鋼集團探索打造以“黨員創新工程”“工人技術創新”“青創登高”為代表的黨群工作品牌,以黨建引領企業綠色發展,有效調動了一切有益于創新的力量,使創新成為凌鋼人共同的價值取向,初步形成了基層黨組織和群團組織、黨員和群眾齊爭共創的良好局面。
圖為凌鋼全封閉料場。(凌鋼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