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 >> 兩會云客廳

    會外微連線
    時間:2020-05-27| 編輯:周利勇|【
     受疫情影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設定GDP增長目標,您怎么看?沒有具體目標,我們應該如何做?

     

    王光文:GDP是衡量經濟發展的一個綜合性指標,不設定GDP增長目標說明我們還是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在兩會前,有部分專家就喊出了“10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財政赤字貨幣化”等強經濟刺激想法。不過,政府工作報告一出,主打的是民生和就業,展現出將人民放在首位的“中國信號”。可以說,留足了經濟發展的后續彈藥,也為接下來的全球博弈留足了彈性空間。

    雖然沒有設定具體目標,但我認為,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多數外向型企業仍需在很長一個周期內咬緊牙關過日子。所以,我們必須借助“新基建”、新型城鎮化建設、智能制造等契機,盡快找差距、補短板。

    王永勝:沒有定GDP增長目標,主要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多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但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給自己定下發展目標。當前,泰山鋼鐵集團正著力推動鋼鐵主業和氫能產業同步發展,借著4月份的好勢頭,第二季度要逆勢上揚,第三季度要全力沖刺,第四季度要圓滿收官,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張天福:今年,我們將按年初既定的目標,全面推進精益管理,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確保集團全年目標實現。

    吳耀芳:政府工作報告沒有定GDP目標,體現了黨和國家的務實。雖然沒有定目標,但擴大財政赤字、發行特別國債、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等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舉措,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對于企業來說,要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2020年是永鋼集團“千億元營收、百億元利稅”三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永鋼將一方面做精做優鋼鐵主業,以產能置換為契機,深入推進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品牌制造,打造高品質鋼鐵材料服務商;另一方面做大做強非鋼產業。當前,永鋼計劃在蘇州張家港海進江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工業智造項目(培育打造一家全國領先的智能制造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建筑產業園項目3個重大項目上求突破。

    李宏安:不設定GDP增長目標并不意味著經濟發展沒有目標,而是更加明確了經濟發展的方向,“穩”字當頭,以保促穩、穩中求進。這將使我們更加專注于擴大內需、完成“六穩”“六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等目標任務。

    王社昌:報告只是沒有設定具體的數值,但提出了今年的發展目標是“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是需要經濟增長作支撐,而且具體任務已經明確,就是“六穩”“六保”。這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中央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設定的具體目標任務。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減稅降費措施,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您認為,這將對鋼鐵行業發展產生何種推動作用?

     

    王光文:這一政策的出臺,對很多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不僅大大減輕了企業壓力、提振了發展信心,也將帶動整體經濟的穩步上揚,間接助力鋼鐵行業后市發展。

    除了減稅降費,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雖然2020年“新基建”規模相對老基建較小,但增速較快。以5G基建為例,2020年三大運營商5G資本開支目標為1803億元,同比增長338%;全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總規模也將達到1811億元,同比增長200%左右。根據工信部賽迪智庫《“新基建”發展白皮書》,“新基建”7大項到2025年直接投資總計將達10.0萬億元,帶動投資17.1萬億元。由此可見,減稅降費和“新基建”的結合,是未來鋼鐵行業發展的重大雙向推手,能在保護后方陣地的同時確保長足的進攻空間。

    王永勝:這無疑是給鋼鐵企業注入了“強心劑”、吃下了“定心丸”,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綜合成本壓力,讓本身就微利的鋼鐵企業有了更足的發展信心。當然,下調稅率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穩定市場、刺激消費,減稅同樣使鋼鐵上游原材料開采企業和下游加工與制造企業的成本得以下降,這會刺激供給并降低整個產業鏈的成本,促進鋼鐵產業鏈更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張天福:對鋼鐵行業而言,可將減出來的這部分資金用于裝備升級和轉型發展,引進智能化、信息化等互聯網技術,提高企業智能制造水平,更好地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之年,您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王光文:一是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隨著中國鋼鐵業化解過剩產能和打擊“地條鋼”政策紅利的釋放,鋼鐵企業效益明顯提升,從而有足夠的資金實施環保設施及工藝的改造升級。這就要求我們有持續的定力為環保設施、設備投入資金,實現長期清潔生產、綠色發展。

    二是要加強區域協同治理頂層設計,統籌區域產業結構。結合本地區產業規劃和環評報告,根據產業未來設計方向,與政府一起制定中長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科學統籌政企之間的合作與配合關系,探索建立產業園區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使環保資金得以充分合理使用。

    三是要不斷更新環保理念,充分預見環保的長期紅利,實現污染防治與經濟發展的平衡。

    王永勝: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綠色發展任務,是對我們前期環保工作的一種認可,也是對未來環保工作的鼓勵和鞭策。環保一直都是我們鋼企的“生命線”,特別是高質量發展時代,建設環保節能、產城融合的綠色鋼廠成為必然趨勢。我們必須緊跟時代,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相應的環保政策、要求,不斷提升環保工作整體水平。

    王社昌:我們要積極研究政策,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和市場機會,升級改造現有環保設施,加強節能環保技術研究,為環保行業提供新技術、新工藝、新的解決方案。

    劉建軍:這說明國家對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心沒有變。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松懈,一是對污染防治力度不減;二要堅持科學防治、精準防治、依法防治;三是持續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杜剛:這要求我們緊緊抓住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以及品種結構調整的發展戰略,堅持高技術和綠色發展。

     

    國家圍繞“六保”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特別是擴大有效投資能夠帶來哪些“鋼需”?您怎樣看待今年的行業發展形勢?

     

    王光文:從報告來看,擴大有效投資,加上各項改革釋放發展潛力,將為鋼材需求帶來利好,鋼企及上下游配套企業要從兩會及后期政策中尋覓商機。加強對產業鏈的支持非常重要,只要下游產業鏈能夠承受住風險,需求能夠在下半年逐漸開始回升,鋼鐵行業本身也就有了市場。2020年,因去產能階段性結束,政策的作用逐步淡化,鋼鐵企業和市場的力量相對更強,需求端的變化可能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王永勝:擴大有效投資能夠推動鋼鐵行業下游單位復工復產。加快“新基建”投入、促進汽車消費、發展國防軍工等,會讓鋼材需求形勢進一步好轉,鋼材價格有望趨穩回升,行業整體效益也將有所好轉。

    當前,雖然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但在國際經濟持續下滑的背景下,中國鋼鐵工業無法獨善其身。“穩”依然是今年鋼廠各項工作的主基調。

    吳耀芳:國家擴大有效投資的政策導向,對于提振國內鋼材需求,平抑國際市場鋼材需求疲軟局面,是利好的。對鋼企來說,今年是不確定性因素集聚的一年,最要緊的就是“保穩定”。一是保持現金流穩定,適當收縮投資項目,謹慎處理,有的放矢;二是保持國內外市場穩定,維護好客戶關系;三是保持員工隊伍穩定。

    劉建軍:從中國特鋼企業協會1月~4月份統計數據來看,特殊鋼產量同比下降2.54%,下降幅度與1月~3月份相比收窄2.24個百分點;4月底,全行業的企業庫存同比略有下降。由于海外疫情還在蔓延,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壓力不減。兩會提出今年“六穩”“六保”的工作重心,有助于特鋼企業拾回發展信心,推動特鋼行業按既定的高質量目標方向持續發展。

    小妹人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