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袁浩 陳永飛 記者 郭達清
這個庚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注定是一場艱苦卓絕的硬仗。
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漢鋼鐵集團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武鋼耐材)上下同舟共濟,多措并舉,靈活應對,保障各大產線平穩運行,加強業內資源共享,公路、鐵路“合縱連橫”,按時按約、保質保量履行訂單,向國內外用戶傳遞了武鋼耐材踐諾履約的決心和實力。
生產,開足馬力
疫情持續蔓延,小區嚴防死守,作業人員上崗率成為制約生產力的一大難題。武鋼耐材一方面仔細排查上崗人員身體狀況,為員工開具出行證明;一方面緊急與各區區委、街道社區聯系協調,說明公司采取的防疫措施以及保產的形勢要求,尋求政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同時積極為滯留在外地的員工辦理返漢申請手續。
針對生產線人員捉襟見肘、開工率不足的問題,該公司內部挖潛,在保證生產安全、作業人員身體健康的前提下,緊急協調經過防疫、安全和生產技能培訓后的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產線人員參與保產工作,并結合實際調整生產計劃與班制,規避短板,提高生產效能。各個總包單位也通過采取局部調整、與兄弟協力單位開展聯合保產等措施積極進行自救。
受疫情暴發及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國內外客戶均對維蘇威產線能否按期交付訂單表示擔憂。為了打消客戶的顧慮,武鋼耐材集中資源全力支持維蘇威生產,抽調14名一線骨干火速增援維蘇威陶瓷生產線,使該條產線產能由疫情暴發之初的49%提升至現在的95%;同時打通公、鐵、空立體化物流運輸體系,全力保障國內外市場發貨需求。自武漢封城以來,維蘇威合資公司已開足馬力連續生產55天并按時完成海內外訂單交付,避免了歐洲、北美以及東南亞20余家國際客戶訂單的永久性轉移。
供應,千方百計
隨著疫情不斷發展,防疫管控措施不斷升級,原本經公路、水路運輸出入武漢的原料物資、產成品全部受阻,武鋼耐材生產與各總包市場服務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月25日(大年初一)16時,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自26日零時起,進一步升級交通管控措施。面對嚴峻的保供形勢,該公司連夜采取措施,組織多部門聯動,加班加點搶在26日零時前將保產耐材送到武鋼有限總包現場。同時,根據用戶臨時性調整的冶煉計劃,第一時間將所需耐材產品送至用戶現場。
由于節日期間的高產,寧鋼節前儲備的魚雷罐磚已消耗殆盡。武鋼耐材在嘗試江海聯運和鐵運未果的情況下,經寶武集團和武漢市政府協商,終于聯系到從杭州市裝運醫療物資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后準備空返的車輛,緩解了寧鋼的燃眉之急。
連續多日只出不進的生產,使原本維持在合理庫存量的原料也開始報警。保產形勢嚴峻,武鋼耐材結合區域使用量、庫存量及保產周期,及時調整采購、運輸方案,非常時期采取非常手段,調動所有的資源,反復多次與武鋼有限等相關單位溝通、協調運輸方式和路徑,最終打通了鐵路運輸“新干線”,保證了原材料的及時補給和耐材產品的及時外發。
履約,全力以赴
考慮到繁忙的春運與復雜的疫情將造成物流滯后、運輸成本增加等問題,武鋼耐材提前謀劃,果斷采取行動,1月18日前將外部總包市場及國際市場產品訂單提前發出。在快遞停運、交通管控措施升級前完成了單據的處理工作,避免了一再延遲復工后客戶無法付款贖單和及時提貨等問題。
疫情集中暴發后,在武漢交通管制和國際市場對中國禁飛的雙重禁令下,武鋼耐材積極與印度客戶溝通,通過視頻電話遠程指導砌筑施工,24小時在線跟蹤施工進度和轉爐冶煉,督促指導現場施工隊伍做好防護工作。武鋼耐材還通過郵件向客戶轉發該公司領導春節及延遲復工期間慰問、走訪生產一線以及在武鋼有限總包市場熱火朝天的現場服務鏡頭。同時,該公司向客戶介紹武鋼耐材作為中國中央企業的政治責任感、信譽度和強大的市場保障能力。
通過真誠細致的服務,迅速快捷的履約,武鋼耐材在國際市場的訂單幾乎未受任何影響,印度JSW、JSPL、TATA等鋼廠還紛紛就魚雷罐、鋼包及轉爐磚等產品向公司詢單問價,謀求進一步的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