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祥林 通訊員 陳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鞍鋼集團攀鋼西昌鋼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昌鋼釩”)始終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展現出央企強大的戰斗力。今年1月~2月份,在市場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西昌鋼釩產品產銷率穩定在99%以上,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6.62億元、利潤8000萬元。
“五到位”織牢“疫情防控網”
疫情發生以來,西昌鋼釩迅速行動,全力以赴,織牢“疫情防控網”,有力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西昌鋼釩總經理肖明富說,“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全面動員,上下一心,堅決打贏這場阻擊戰。”
針對疫情,該公司確定了“領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全面排查到位、有效隔離到位”的“五到位”工作思路;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下設5個工作組開展工作,明確了各職能部門和各二級單位的疫情防控責任,全力做好防范和應對保障工作;嚴格落實全員測溫、戴口罩上崗和突發事件應急值守等工作機制。
為做到“外防輸入”,該公司嚴格進行人員摸排,對9000多名職工進行清理排查,特別是對春節期間離開攀西地區的近千名職工開展排查,建立信息臺賬,對外出返崗人員實行“一人一檔”管理。同時,該公司積極配合政府、衛生防疫部門、疾控中心、派出所、社區,開展職工離崗、返崗、旅居史、路途乘坐交通工具、接觸人員情況等追蹤登記,全面掌握人員情況,嚴格落實隔離措施。該公司還提出了嚴格的職工上崗條件:一是疫情期間沒有西昌外出史、確診患者接觸史,且身體狀況未出現相關癥狀;二是員工本人隔離期滿且身體狀況未出現相關癥狀。
同時,該公司加強宣傳引導和自我防護,讓職工及時了解疫情動態,始終繃緊“安全弦”。
“今天身體有沒有異常?家里還需要什么?”疫情期間,該公司基層作業區、科室負責人都會與自己負責聯系的居家或在公寓隔離的職工進行視頻對話,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要,并以作業區為單位,指派人員為隔離觀察職工購買日常用品,讓他們在疫情期間感受到西昌鋼釩“大家庭”的溫暖。
“過三關”減少人員聚集
疫情期間,每天早上8點,西昌鋼釩職工車輛陸續進入廠區,門口值班的保衛人員對進入廠區的每輛車進行逐一檢查,為車上的人員測量體溫。
“現在上班都要‘過三關’,雖然很嚴格,但是讓我們很放心。”乘坐通勤車上班的職工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上通勤車前要進行一次體溫檢測;進入廠區時再進行一次體溫檢查;不戴口罩者嚴禁上通勤車,嚴禁進入廠區,嚴禁上崗。”
為做好“內防擴散”,該公司規范職工入廠路徑,要求入廠職工全部乘坐通勤車或私家車上下班,對體溫超過37.3攝氏度的人員及時勸返居家隔離,并做好記錄和跟蹤回訪。同時,該公司嚴格執行分時段就餐制,要求每位職工自帶餐具并佩戴口罩分批次到食堂;做好口罩、消毒水、測溫儀、洗手液等防控物資的組織和儲備;安排專人對公共區域進行每天不少于3次的消毒殺菌處理;要求公司所有會議采用視頻召開,以減少人員聚集。
“疫情防控比什么都重要,我們都要行動起來。防控疫情沒有死角,全公司‘一盤棋’。”該公司制造部副部長楊大剛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
西昌鋼釩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時,還積極支援周邊企業復工復產,先后為太和礦業等企業捐贈了口罩和測溫槍等物資,展現了國企的責任和擔當。
全力以赴把時間“奪”回來
《中國冶金報》記者走進西昌鋼釩的生產車間,只見機械轉動、鋼花飛濺,工人們忙著手里的工作,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轉。疫情下,西昌鋼釩沒有“停擺”,工人堅守工作一線,生產經營穩定順行。
“全力以赴,勁往一處使,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肖明富說。有序生產的前提是做好防護。為此,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該公司迅速成立特殊時期生產經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和協調處理疫情防控期間有關生產經營的各種應急事件,對下一步生產經營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確保各項增產、降本、質量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該公司對原輔材料、備品備件等生產保障物資進行清理,建立重點物資供應日報信息制度,做到提前預警、提前調整;提高市場研判能力,確保產品及時發往用戶,降低存貨積壓風險,提高合同兌現率;合理調配崗位人員,確保關鍵工序、重點崗位正常運轉,營造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
為確保疫情下的物料供應,該公司制造部煉鐵室主任黃云多方溝通聯系,及時建立了由業務人員、供貨單位、車輛司機、生產單位人員組成的微信群,實時監督物料保供進度。
2月15日,一列裝有中俄東線工程復工復產用X80管線鋼的列車駛出該公司熱軋成品庫裝車線。該公司物流中心外發加工作業區倒班作業長王軍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產品外發是生產順行的關鍵環節,我們決不‘掉鏈子’。”
逆勢前行,攀鋼西昌鋼釩在疫情“大考”下按下“快進鍵”,防疫生產“兩手抓”,奮力奪取防疫生產“雙勝利”。攀鋼西昌鋼釩干部職工信心滿懷,向著全年生產經營目標繼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