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家峰 通訊員 陳世宇
2月份是第一季度承上啟下的關鍵月份,首鋼通鋼公司各單位本著“防控是硬任務、發展是硬道理”的總體原則,嚴細部署、科學決策、精準組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做到了“兩手抓、兩手硬”,保證了各項生產目標的如期實現。
2月份,首鋼通鋼實現疫情零報告,同時,各產線生產呈現出高效穩定態勢,生鐵產量比計劃多完成11689噸;鋼產量超產254噸;棒材線累計軋材超產1039噸;精棒線累計軋材超產582噸;發電量超計劃331萬千瓦時,日均發電量刷新1月紀錄,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這是首鋼通鋼主線生產單位繼1月“開門紅”后,2月份交上的又一份成績單,為首季“開門紅”生產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圍繞“硬任務”多重布防
全面復工復產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挑戰,按照首鋼通鋼疫情防控不松懈,防疫工作抓緊抓實抓細的總體部署,各單位堅持不懈、多重布防,扎緊疫情防控的“籠子”。
煉鋼事業部繼續周密部署疫情戰役,建立疫情防控聯絡機制和報告制度,嚴肅工作紀律,做好辦公場所和崗位的定期消毒工作,加強對外協外包單位人員的排查監管,做到不遺漏。同時,該事業部還大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為崗位職工配備口罩、手套、酒精、免洗消毒片等。
煉鐵事業部嚴格落實防控舉措,采取分餐、實名制用餐管理,降低就餐交叉感染概率;對事業部全體通勤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憑票乘車”通行制度;對各作業區操作室、休息室、洗浴室等實行全覆蓋動態監控,定時消毒,將疫情防控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軋鋼事業部在各作業區醒目位置懸掛疫情防控宣傳標語,大力營造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濃烈氛圍。他們集中購買消毒液、噴壺等防疫用品,全面強化崗位消毒工作,組織機關部門人員定時深入到各作業區班組檢查落實公司“七個全面”(一是全面服從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公安、社區等各方面工作要求;二是全面掌握職工、家屬及相關方情況;三是全面做到入廠每名職工測體溫;四是全面做到100%佩戴口罩;五是全面做到100%分餐;六是全面做到公共場所消毒通風;七是全面做到不召開40人以上會議。)“七個倡導”(一是倡導黨員干部、專業骨干帶頭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二是倡導離單位近的人員步行上下班;三是倡導職工自帶餐具;四是倡導職工少外出,原則上不跨區;五是倡導回家洗浴;六是倡導不坐或少坐公共交通工具;七是倡導不去或少去人員聚集公共場所。)工作情況,增強職工的防控意識。
能源事業部積極采取應對疫情措施,通過各層級早班會傳達貫徹上級防控疫情文件及相關要求,實施領導值班值宿制度,領導干部深入基層一線生產崗位送衛生防疫用品,督導各作業區層層抓好各運行崗位噴灑消毒工作,穩定職工情緒,保障職工健康安全。
同時,運輸公司、國貿公司、檢測中心等單位也積極行動起來,群策群力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為生產的穩定高效保駕護航。
圍繞“硬道理”精細組織
2月份以來,首鋼通鋼各主線單位克服疫情期間人員緊張、天氣寒冷、原燃料緊缺等困難,從加強崗位操作管理、降低設備故障率等方面入手,精心精細組織生產。
煉鐵事業部以控制成本、提高產量為中心,嚴格執行高爐“攻、守、退”方針,切實做好高爐生產過程掌控,保證職工操作安全規范,提升突發事故處理能力,減少設備對產量的影響,確保高爐生產穩順。同時,該事業部積極在廣大職工中開展提高生鐵產量、降低燃料比等攻關競賽活動,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
煉鋼事業部主動加壓,細化各生產工序環節,理順整條生產線。在生產組織上,該事業部以“三爐對三機”生產模式為主,將轉爐冶煉周期、精煉處理周期、連鑄澆鑄周期均控制在35分鐘以內,各工序實行互保,制定攻關措施,落實責任人;確保連鑄恒拉速澆注,做好上下工序協調、鑄機設備消缺和各工序排查工作,全力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和作業率。
軋鋼事業部對公司下達的產量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將各項生產指標落實到工段、班組和個人,實行指標考核,責任到人。為進一步激發生產潛能,該事業部持續以明星工段生產勞動競賽為龍頭,強化職工拼搶生產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全力拉動產量不斷提升。
能源事業部科學部署、積極協調,盯緊掛圖作戰目標,在最佳運行方式的基礎上,加強各科室與作業區間溝通協調,強化“三規兩制”執行,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和大局意識;在生產組織上,持續開展系列競賽活動,激發職工生產干勁。
此外,各職能部門加強指導,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首鋼通鋼2月份生產全線飄紅提供了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