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何愛喜 魏國營 丁書洪 李艷青
連日來,在戰疫保產的關鍵時期,山鋼股份公司廣大科技人員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自覺靠前站位,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保證品種鋼研發生產和重大工程用鋼訂單兌現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趙培林和他的海工鋼研發團隊
2月9日(農歷正月十六),在全員上班的前一天,山鋼股份公司技術中心海洋工程用鋼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趙培林在微信群里給同事們發出了注意做好自身防護的提醒信息。
其實,趙培林在1月30日(農歷正月初六)就在研究所里值班了。按照公司要求,2月10日全員上班前,趙培林就多方聯系,自費給同事們購買了口罩、測溫計等防護用品。
春節期間,正是俄羅斯北極LNG(液化天然氣)2項目和加拿大LNG項目海工鋼訂單兌現的關鍵時期。
越是關鍵時期,越要做好技術保障。過去8個人的工作一下壓到了5個人身上,趙培林把人員分成2個小組,每天奔波在生產現場、實驗室和辦公室之間。他們一邊跟蹤生產現場,掌握生產的第一手資料,一邊隨時發現和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春節期間,山鋼共生產北極LNG2項目用海工鋼產品6個品種1500多噸、加拿大LNG項目用海工鋼產品6個品種2000多噸,克服交通管制、運輸受限等困難,將產品及時交付用戶手中,為用戶解決了燃眉之急。
劉韻嘉勇挑重擔破難題
J180b門架槽鋼是國內某叉車廠急需且用量較大、質量要求較嚴的產品。為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型鋼廠將此產品移至異型線進行開發生產。
該廠生產技術室工程師劉韻嘉在戰疫的關鍵時刻勇挑重擔,針對該產品規格形狀復雜、表面質量要求高、個別部位金屬量充盈度不夠等問題,系統優化孔型工藝,綜合考慮各道次金屬壓下量,著重增加了產品金屬量。
在產線試生產關鍵階段,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劉韻嘉在生產現場時刻關注著軋制狀態,并對操作人員進行指導。
“劉師傅,咱們這次試生產要重點關注一下粗軋機、精軋機壓下技術規程的控制,特別是各道次的壓下量要嚴格落實到位。”劉韻嘉在軋前準備會上叮囑異型軋鋼車間軋鋼大班長劉金財。
精軋機架間軋制狀態是劉韻嘉最關心的環節。他在對導衛系統進行整體修正的基礎上,緊盯導衛系統工作狀態,及時指揮操作人員進行軋制微調,確保了穩定的軋制狀態,杜絕了翹頭、偏頭現象。針對產品冷卻過程中彎曲問題,他們通過冷床設置防彎曲擋塊、采取大壓力矯直工藝等措施,在根本上解決了彎曲超標的問題。
2月24日,J180b門架槽鋼在異型線開發成功,并一次性兌現200噸產品。
寧偉打好技術升級儲備戰
日前,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煉鋼廠新區生產技術室主任寧偉格外忙碌,他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協調各部門負責人,就新一年技術升級和工藝技術創新進行研討。
該廠煉鋼新區實現全程無人工干預智能煉鋼,建成了國內首條轉爐精煉連鑄智能制造示范產線,投用了國內首套智能出鋼動態控制系統。作為煉鋼新區的技術帶頭人,寧偉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和壓力。今年初以來,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頻繁與國內有關專家和學者通過視頻、微信等方式,就智能煉鋼方面的技術進行探討交流。寧偉還牽頭制訂了近期重點項目推進計劃,通過現場會、視頻會、微信群等途徑,及時溝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針對“全過程無干預智能煉鋼技術研究優化”這個重點項目,寧偉集結了各工序和部門的精兵強將,以“一鍵式智能出鋼技術優化與提升”等7個子項目為支撐,確定了14項具體推進措施。“目前,全過程無干預智能煉鋼技術全面貫通升級開端良好,力爭上半年實現智能煉鋼比例≥90%、碳溫雙命中率≥90%、智能出鋼比例≥85%等目標,爭創全國最優秀智慧鋼廠我信心十足。”寧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