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紅(河鋼唐鋼)
今年春節前,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他可愛的二胎寶寶出生了。他陪在妻子和孩子身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著幸福和喜悅。
二寶出生后的第5天,因品種鋼生產需要,身為河鋼唐鋼一鋼軋廠連鑄作業區黨支部書記的殷凱要求自己必須馬上返回唐山。仍沉浸在添丁喜悅中的殷凱,親一下二寶粉嘟嘟的小臉,摸著舍不得自己走的大兒子的頭,看著產后還沒有完全恢復體力的妻子,每年春節都在廠里忙不停的他保證說:“今年春節一定早早回家,我們要過一個最紅火的年!”
他提前訂好了臘月二十九返家的車票。返家前的晚上,忙完一天工作的他,回到在唐山的家,看著電視新聞里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報道,再看看桌上一大堆紅紅綠綠的買給孩子和妻子的禮物,他的心凝固了。他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甚至當他抓起手機的時候,都能感覺到自己的一絲緊張。他把第一個電話打給了作業區負責勞保發放工作的鄭師傅:“盡快把所有庫存的口罩全部發放給職工!”他幾乎是在吼。緊接著,他逐個地給作業區各值班作業長打電話,嚴肅地宣布:“從現在開始,所有在崗職工必須戴好口罩,這是命令!”打完最后一個電話,平時不抽煙的他點燃了一支煙,打開手機,堅定地按下了退票鍵。
夜深了,他全無睡意。這個平時只有到了假期,妻子和孩子才來唐山和他團聚的小家靜得出奇。他覺得,這個時刻家人都該進入夢鄉了。他不想讓家人的失望來得太早。他在微信上開始給妻子寫留言:“對不起,不能回家陪你們過年了。疫情就是命令,堅守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是書記,關鍵時刻必須和工人們在一起,替我吻一下我們的兩個寶寶吧。”沒想到,很快妻子就回復了:“嗯,家里你就放心吧,多保重,你是我的驕傲!”他感到眼里有些濕潤,心里升騰起一股暖意。他忽地從床上坐起身來,迅速穿好衣服,簡單收拾一下行李,沖下樓,發動車子向廠里奔去。臨走的時候,他順便把家里僅有的一瓶84消毒液也帶上了。
那一夜,他壓根就沒合眼。到了廠里,他迅速組織職工用消毒液把作業區所有站室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消毒。
很快,一場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黨中央、國務院縝密決策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以武漢為中心,在全國各地全面打響。河鋼集團以及河鋼唐鋼迅速行動起來,疫情防控的戰火猶如霹靂雷霆,燃遍鋼城的每一個角落。
他心里最擔心的是這群平時看見急活、重活“嗷嗷”叫著往前沖、大汗淋漓時不管三七二十一扯下口罩便大口呼吸、從崗位上下來吃飯不愛洗手而且還要湊在一起嘻嘻哈哈“搶”吃彼此飯菜的職工們缺乏個人防護意識。于是,他讓4名倒班班組的組長拉他進入各班的微信群,利用職工下班時間,逐班組織進行視頻疫情防控知識宣講,把疫情緊迫的形勢和個人防護辦法耐心地講給大家聽,讓大家真正從心里重視起來。此外,他還在吃飯的時候,搬上一把椅子,“堵”在休息室門口,督促每位職工洗手,并保持1.5米以上的用餐距離。防疫阻擊戰打響以來,他就把“家”搬到了辦公室,每天24小時堅守在崗位上。到了夜里,他把鬧鐘定為每隔一個小時響一次,以便隨時起來檢查作業區的防疫情況。堅守,不僅僅是力量,也是一種感動。很快,作業區的每個人都能很好地執行上級下達的各種防護措施。
每天的防疫檢查、職工家庭人員異常情況排查、組織作業區屬地消毒等工作把他的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的。在疫情防控和生產組織并重的近兩個月時間里,當職工們看到這個每天兩眼通紅、像旋轉的陀螺一樣忙碌在抗擊疫情和穩產保產戰場上的“80后”書記時,都心疼地勸他去休息。他卻說:“和那些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不顧生死、不計報酬的英雄們相比,我這算什么啊!”
他相信,春的腳步不會因為一場風雪而停下。他仿照一位上前線的女醫護人員丈夫的話語,在微信里給妻子留言:“疫情結束后我回家,承包所有家務!”妻回他:“到時候你領著老大,我抱著老二,我們一家去公園照一張最美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