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田海霞 實習記者 馬國君
在河鋼承鋼各個門口,他們直面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檢測進出人員體溫、逐一排查核準外來車輛,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傳播路徑;他們迎著初春的冷風,巡防在河鋼承鋼廠區各個區域,確保企業財產、人員安全;他們值守在寒夜里,護送物資,確保交通安全順暢、公司生產經營井然有序……
他們,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鋼城生產穩定的“安全指數”;他們,用堅持不懈的守護換來了數以萬計企業員工的平安,也贏得了目前河鋼承鋼疫情“零輸入”的階段性勝利。
他們,就是河鋼承鋼武裝保衛部的345名鋼城衛士。今天,讓我們走近3位武裝保衛部隊員,了解鋼城守衛戰背后的故事。
守護廠門是我的責任
晨曦微露,河鋼承鋼武裝保衛部經濟護衛一隊的屈夢躡手躡腳地起床,穿戴整齊,遠遠看著仍在熟睡的孩子。“很想在孩子肉嘟嘟的小臉上好好親一親,我已經近40天沒有陪孩子玩耍了。”可是,屈夢一想到自己每天排查那么多人,隨時有感染的風險,縱有千般不舍,也只能轉身離去。
圖為屈夢正在為入廠人員測體溫。
從大年初三開始,河鋼承鋼全面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所有入廠大門布防測溫。武裝保衛部最大限度優化人員、班次安排,充實門崗排查力量,領導包區分片,隊員們更是放棄休班休假,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擔負起入廠人員測溫排查的重任。
疫情防控期間,屈夢主動請纓到人流量最大的果山門崗,每天早晨7點上崗,晚上8點多才回到家。在春節萬家團圓的時刻,屈夢覺得丟下妻子和孩子有些虧欠,但想到自己身負重任,他說:“責任大于天,守護鋼城是我們的責任。”
每天早高峰,果山門崗的人流量高達4000人左右。屈夢和同事們手持測溫工具,一站就是兩個多鐘頭。他們除了要對入廠職工進行測溫排查、做好進廠通道和設施設備的消毒工作外,還要做好外部人員核準管理工作。這些外部人員有的協助產線檢修,有的負責設備維保,來自全國各地,行動軌跡無法準確判定,攜帶病毒的風險最高。面對他們,屈夢總是第一個上前核查。
2月中旬,河鋼承鋼廠內檢定修工作陸續展開,檢修作業人員不僅包括公司正式職工,還有外來協作方人員。為了加強對外部人員的管控,河鋼承鋼在果山門崗開通了外部人員專用通道,進廠人員需要出示身份證和入廠證,通過門禁刷臉識別核準后,方可進入。這無形中增加了執勤人員人流疏導的工作量。一天清晨,一名外部人員不聽勸阻誤入了其他入廠通道,經屈夢攔下后情緒激動:“你們這是多此一舉,區別對待!”屈夢擔心他影響后面的排隊人員入廠,立即上前解釋:“這是為了大家的健康,也是為了方便您快速入廠。使用專用通道,通行效率更高些,我帶您過去。”屈夢一邊說著,一邊引導他返回到外部人員通道,經過面部識別后入廠。
從不被人理解到得到理解,屈夢和同事們的熱情服務贏得了所有入廠人員的尊重,有效維護了廠門秩序,未發生一起治安糾紛事件。屈夢說:“廠門交給我們,是公司對我們的信任,這就是我們的責任,絕不后退。”
我愿駐守車輛進廠“第一崗”
“您好,找下李海東隊長!”
“等會吧,外面執勤呢!”
……
這一等,便是數個小時。
《中國冶金報》記者順著值班室明亮的窗戶望出去,在河鋼承鋼西門外側的車流中,河鋼承鋼武裝保衛部經濟護衛一隊中隊長、一級鋼城衛士李海東正在查驗車輛及人員防護情況。
圖為李海東正在為入廠通道消毒。
河鋼承鋼西門是運輸物資車輛的重要通道,運送原料和設備的車輛每天達到百余輛,人禁通道和車禁通道是完全分開的,早高峰人流量達到了1800人次左右,兩個崗位每班僅靠5名隊員值守。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后,原本就人員緊張的門崗工作更加吃緊。全國啟動疫情防控工作是在大年初一,大年初二李海東便立即購置了口罩和消毒用品。他說:“疫情防控啟動后,我們就是一線,就是前沿陣地。只有隊員們平安,才能守護整個鋼城的平安。”
經西門入廠的車輛不僅有運送合金、耐材等原料的,還有運輸生產用鋼架的,來自江蘇、安徽、河北滄州等全國各個地區,風險較高。李海東主動承擔起所有外部車輛的核查、消毒、登記任務,駐守在車輛進廠的“第一崗”。為了減少外來車輛、外來人員與河鋼承鋼職工的接觸機會,李海東把登記臺由值班室前移到西門外側的馬路上,合理避開了職工入廠和執勤通道。
在這個全國上下共克時艱的特殊春節里,正是河北承德最冷的時候,在室外即使是穿著棉服的人,1個小時也凍透了。李海東卻每天在室外的崗位上一忙就是半天,常常凍得寫字的手都不聽使喚了。每天早上7點到中午11點間,是車輛入廠的高峰時段。在這個時間段里,他必須檢查每一輛車的審批手續,查驗每名隨車人員的防護口罩和手套配戴情況,核準人員的運行軌跡、聯系方式和體檢記錄,最后再用消毒工具為入廠車輛進行消毒處理。這一連串流程,他每天要重復上百次,沒有半點空閑,有時甚至連喝水、上廁所都顧不上。
在李海東的帶領下,他所在中隊的13名隊員在近40天加班加點的入廠排查中,沒有一個人說過苦、喊過累,更沒有人休過班、請過假。
道路暢通,我們再累也值!
“從河鋼承鋼東門出發巡邏廠區有4條路線,巡查一整圈需要90分鐘,途經煉鐵事業部、板帶事業部、棒材事業部、線材事業部、冷軋事業部、南山區域等重點廠房,包括煉鋼渣跨廠房、耐火庫、廢鋼存儲場地等重點要害部位20余個……”武裝保衛部巡防大隊副隊長李亞楠對河鋼承鋼的每塊區域都稔熟于心。
圖為李亞楠正在核查入廠車輛證件。(文中圖片 姚遠 攝)
巡防大隊負責整個廠區道路及重點部位的巡邏維穩工作。李亞楠和隊員們不僅要維護河鋼承鋼主體廠區的公路、圍墻、停車場秩序,還要做好外排物資監裝等治安管理工作。自河鋼承鋼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李亞楠帶領隊員們取消休班休假,把家“安”在了廠區里,24小時落實防控措施,時刻做好應急物資車輛的引導備勤。從早上開始,他帶著隊員們在停車場疏導車輛,維護停車秩序,避免停車場擁堵,隨后配合鋼城分局交警對違規停放在廠區外圍主路的車輛進行治理,并開展廠區內道路巡邏。到了晚上,他們增加巡邏頻次,重點守護廠區圍墻和要害部位,確保企業財產安全,杜絕人員非法入內。再加上每日三班次維護疫情期間廠區通勤的乘車秩序,算下來,人均日工作量在13~14個小時。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展開,外來人員全部集中到果山門入廠,廠區北側果山路的通行壓力驟然加大,停車場每天都超負荷容納車輛。李亞楠主動與交通部門協調,引導車輛分流,同時自制隔離裝置,確保人行通道順暢,避免了車輛違規停車占道情況的發生。
按照上級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手硬的要求,李亞楠帶領隊員對初次來河鋼承鋼運送物資的車輛提供引導押運服務。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接到押運任務,巡防隊員都會第一時間引導車輛按指定路線押運到達卸車現場,卸車后,再引導出廠。李亞楠說:“道路暢通,我們再累也值!”
在巡防大隊,還有主動深入產線、每天抓要害部位治安穩定的陳龍,聞令必動、24小時負責監裝車輛管理和消毒的刁航,協助合資單位執勤巡防的胥巖……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織就了一張密而不疏的巡防網絡,為河鋼承鋼物流暢通和廠區穩定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