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方曉茜
“走道每天至少消毒兩遍,洗手池和垃圾桶是重點部位,要反復消毒。”
“家里有沒有人發熱和外出的?有的話要及時報備啊!”
“這兩天六機六流供水不太穩定,1號泵電機有輕微異響,5號機組的聯軸器振動情況要多觀察。”
……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馬鋼長材事業部能介車間304循環泵站班長董建,成了班組里最“嘮叨”的人。從有關疫情的大小信息,到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態,董建不厭其煩地說了一遍又一遍。在疫情面前,有著13年“黨齡”和6年“班長齡”的他,義不容辭地扛起了共產黨員和生產骨干的責任與擔當,成了名副其實的“嘮叨哥”。
圖為董建正在進行班組日常消毒工作。 (方曉茜 攝)
疫情防控工作正式展開后,董建通過電話、微信等通信工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一天要打幾十個電話,發幾十條短信。組員老周隔離觀察期間,董建非常牽掛,每天定時詢問他的情況,看看他家里有什么困難,并叮囑他一定要遵守規定,老實待在家里隔離觀察。老周說:“隔離觀察期間,小董的‘騷擾’電話就沒斷過,雖然有時候也嫌他嘮叨,但每次接到電話心里還是暖暖的。我知道,他是惦記我們,為我們好。”
人手不夠,步數來湊。“組員大都上三班,白天干活人手少,那我就再勤快點,里里外外多跑幾趟,消毒工作多做幾次。”就這樣,董建包攬了大部分消毒工作,經常忙得汗流浹背。他對組員說:“防疫工作是個大考驗,咱雖然人少,但一點兒也不能馬虎。特殊時期,千萬不能給國家添亂。”
“排隊請間隔1米2以上距離。”“麻煩您在非用餐時間戴好口罩。”……下午5時,剛忙完了班組的工作,董建又跑到食堂“嘮叨”起來。對此,他的妻子用實際行動表達了支持。因為丈夫忙著食堂志愿者工作,不能按時下班,妻子小楊買菜、做飯、帶孩子、照顧老人,包攬了所有家務,全力支持董建工作。
“最近你辛苦了。但是,在疫情結束之前,我這個‘小班長’一定要發揮出“老戰士”的帶頭作用,帶著大家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回到家中的董建,在飯桌上對妻子繼續著他的“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