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 >> 抗“疫”我擔當

    志愿者筑起一道紅色“防火墻”
    時間:2020-03-13| 編輯:周利勇|【

      本報通訊員 王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馬鋼南山礦一批批由黨、團員組成的志愿者奔赴社區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滿懷熱情、不分晝夜地奔波在平山、石山、西山三大社區(南山礦家屬區)的9條重點路段和8個卡點,24小時不間斷輪候值守。他們不懼危險、逆行而上,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守初心、擔使命的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筑起一道道紅色“防火墻”。

      目前,這些志愿者仍然戰斗在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旨在將礦區防控風險降到最低。

      讓我去,讓我去!

      “眼下,全礦所在的向山區域各社區承擔的工作和任務超出我們想象,僅靠社區工作者的力量遠遠不能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無死角、無遺漏。我們以工作在這片土地上的南山礦普通職工名義,向各單位廣大職工發出召集令:參與巡查,共抗疫情。”2月2日,當南山礦微信群里跳出這樣一段文字的時候,鐵運車間預備黨員劉凱第一個撥通了該礦黨總支書記的電話:“讓我去,讓我去!”

      該礦負責人考慮到劉凱有兩個孩子,小的才剛剛滿月,眼下最需要照顧,猶豫之時,劉凱再次請求當志愿者。2月3日,他把愛人和孩子送到父母家里,便趕到西山社區。他對西山社區負責人說:“社區哪個崗點車流量和人流量最大,就讓我去哪里服務。”在凜冽的寒風中,他引導車輛、查驗信息,逐人檢測體溫、再逐項登記,有時遇到車輛聚集,還要冒著危險在車流中穿梭疏導。常常忙完一天,摘下防護口罩后,他臉上已是深深勒痕。

      沒關系,我能扛

      平山社區的橋南村卡點是該礦凹山選礦廠負責的區域。該廠各黨支部派出了志愿者輪流值守。由于該廠一名職工的子女為確診病例,濃縮工段5號大井乙班9名職工被要求隔離14天。為保證生產穩定運行,該工段黨支部書記陳偉自告奮勇到乙班頂崗。

      連日在班組頂崗,陳偉沒有換班和休息時間,大伙兒勸他別再去社區輪值了,他卻搖搖頭說:“疫情期間大家都很辛苦,沒關系,我能扛。”他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積極排查小區內過往居民,認真做好外來車輛和流動人口的記錄,并向過往群眾宣傳防疫知識、發放防疫手冊。從頂崗開始到社區服務,陳偉已經連續一個多星期吃住在單位。

      服務餐,有保障

      退伍兵趙培葉已經記不清多久沒休息了。疫情發生后,平山食堂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趙培葉既要負責人員健康排查、防疫物資保障和食品加工安全工作,又要參與社區志愿活動,比平時更加忙了。

      為了確保志愿者本職工作和社區服務工作兩不耽誤,該礦負責人決定由平山食堂為志愿者提供午餐,一下子增加上百人的午餐供應,蔬菜采購是個大問題。為此,趙培葉主動聯系供貨商,要求他們能提前供貨就提前供貨,沒有青菜就用包菜、蘿卜代替,想盡一切辦法為志愿者提供葷素搭配的營養午餐。

      快遞員,好樣的

      礦山工匠基地司機丁紹平由于報名稍晚沒能當上志愿者,沮喪了好幾天。在得知高村鐵礦志愿服務的崗點多、人員多,志愿者沒法按時就餐的消息后,丁紹平找到該礦負責人,詢問:“志愿者值班需不需要送餐,我是司機,家就住在礦區,我可以為他們送飯。”

      在得到批準后,丁紹平當起了義務快遞員。每天,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無論是雨雪還是大風,高村鐵礦社區防疫執勤點的志愿者們總能夠吃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丁紹平為志愿者解決后顧之憂的同時,也被他們親切地稱為戰地快遞員。

    小妹人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