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 >> 抗“疫”我擔當

    他們的行動暖人心
    時間:2020-03-13| 編輯:周利勇|【

      本報記者 丁家峰 通訊員 陳世宇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發生1個多月了,醫護人員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為生命“護航”;公安干警英勇無畏,堅守一線,履職盡責;社區工作人員“疫”不容辭,無畏前行,為民盡責……同樣,在首鋼通鋼礦業公司也有一群人,他們挺身而出,為這場戰役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國企職工的責任與擔當。

      礦山志愿者 挺身而出

      2月15日,一場許久未見的暴雪席卷白山,氣溫驟然下降。在幸福園小區門口,該公司職工劉剛和他的同事已經在瑟瑟寒風中站立了5個小時。

      劉剛的妻子是江北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從大年初二開始就一直奮戰在所轄小區的疫情防控一線。妻子每天起早貪黑忙碌,劉剛也萌發了參與此事的想法。恰逢白山市志愿服務聯合會招募志愿者,劉剛立即找來同事劉強、劉春雷、王旭東商量,一起報名參加白山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從大年初五開始,他們身穿志愿服務的“紅馬甲”,利用休班時間,先后在春江花園小區、北安社區、幸福園小區門口值守,協助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詳細登記、排查進出車輛和人員,發放通行證等。正如劉剛微信朋友圈所寫:“我深深愛著你,生我養我的土地,我愿用生命護你周全,你可以許我一‘白’(確診病例為零)到底。”

      疫情發生以來,孫茂盛想做點什么。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白山文明辦發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后,他毫不猶豫地在網上填報了申請表。在等待審核時,他又擔心報名的人太多申請不被批準,便主動聯系白山市文明辦的工作人員,將參加志愿服務隊的強烈愿望進行了說明。

      申請批下來后,孫茂盛成了白山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分隊的一員。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身穿防護服,在火車站、安泰商都等人口密集區域開展車輛消毒工作。孫茂盛一直是倒班作業,下班就參加志愿服務,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半個月下來,瘦了一大圈。

      該公司職工包瑞是與退休的母親一同參加江北社區志愿服務隊的。他一直有一個愿望: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表示,在這次疫情防控中,要以志愿服務行動踐行入黨初心。

      面對疫情,像劉剛、孫茂盛、包瑞這樣的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不懼安危、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志愿服務精神,成為新時代礦山的“文明風景”。

      大愛夫妻 無私奉獻

      1月29日,在通鋼礦業“清風礦業”微信群里,井下礦職工徐永剛發出一條信息:“白山雨潤康源口腔為防疫情,做公益、獻愛心,免費發放口罩,每人限領2個,存貨不多了。”

      徐永剛是板石井下礦的一名普通職工。平日里,他工作敬業、樂于助人,受到同事的好評。春節期間,他看到身邊的同事為買不到口罩發愁,便與妻子商量,將妻子和朋友合開診所里存有的8000個口罩發放給礦山職工和小區居民,解燃眉之急。徐永剛夫婦的善舉,感動了很多人,可最讓人感動的是,他說的一句話——“我是黨員!”

      得知職工閆秀宇夫妻倆無償發放口罩的事已是2月6日。當時,朋友圈一篇文章《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得到了《中國冶金報》記者的關注。見到記者后,閆秀宇一個勁地說:“這沒啥,很正常的事兒。”

      原來,該礦職工閆秀宇、吳延嬌夫婦看到身邊好多人缺口罩,便萌生了給市區內需要的人發放口罩的想法。口罩是緊俏物資,夫妻倆走遍了市區大小藥店都沒有買到口罩,無奈之下只能在百度搜索生產口罩的廠家。這一善舉感動了河南一家口罩生產廠。該廠分3次給他們郵寄了5000只口罩。冒著刺骨的寒風,閆秀宇夫婦奔走在各個社區,向路人贈送口罩,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剛發完口罩,正碰上白山市連續降溫,夫妻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做出一個暖心的決定:購買200多個暖貼,送給在寒風中執勤的社區干部、公安民警和志愿者。

    小妹人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