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 >> 抗“疫”我擔當

    故障排除了,他的棉衣卻牢牢地凍在了地上
    時間:2020-03-12| 編輯:周利勇|【

     

    圖為葛振朋正在對裝載機發動機系統進行檢測。 (柳雪飛 攝)

     

      本報記者 丁家峰 通訊員 陳世宇

      早春的太陽雖然已掛在半空,但室外的溫度依然接近零下20攝氏度。在首鋼通鋼運輸公司維檢作業區“精細檢修、工匠精神”的標語牌下,一位檢修人員正冒著嚴寒處理鐵前256歐曼翻斗車故障。戴著口罩、身著厚厚工作服的他,正手握螺絲刀、專心地處理著車輛發動機故障點,眉毛、睫毛上凝著一層薄薄的白霜。

      他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一個被工友們稱為“大神”的人物——首鋼通鋼運輸公司維檢作業區修理班班長葛振朋。

      他是班長

      更是汽車修理“多面手”

      剛剛開始的2020年,對于葛振朋來說是既忙碌又緊張的。既要保證疫情防控期間職工的安全,又要保障生產用車的安全,艱巨的雙重任務落在了他的肩上。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仍處于關鍵時期,各項防控措施還需繼續實施。同時我們也不能放松生產檢修工作,不能讓疫情影響生產。”在疫情防控期間,葛振朋向修理班的全體成員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因疫情期間出現人員不足等問題,從大年三十起,葛振朋就一直工作在崗位上。特殊時期,他采用特殊的檢修組織模式,打破工種界限,發揮班組復合型職工的作用,高質量完成了各項現場檢修工作。其中,404挖掘機回轉支撐設備修復項目正常是3天的工作量,葛振朋帶領檢修團隊克服人員不足等困難,發揮其“多面手”的作用,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項目改造過程中的難題,僅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搶修完畢,為一線生產用車爭取了時間。

      2月25日23時,葛振朋接到調度電話,得知鐵前0220車輛現場作業出現故障,需要立即搶修。已經睡下的葛振朋邊穿衣服邊下樓,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故障現場。由于故障點在車輛的底部,正常情況下需要把設備運回檢修廠,在地溝下進行故障處理。但是為了搶檢修時間,葛振朋毫不猶豫地鉆到了車子的下面,在沒有任何防寒措施的情況下,仰臥在冰凍三尺的地面上進行故障處理。當故障問題解決后,他的棉衣已經牢牢地凍在了地面上……

      大家之所以都稱葛振朋為“大神”,是因為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汽車修理“多面手”。在首鋼通鋼運輸公司維檢作業區,無論是挖掘機、叉車、裝載車,還是新能源客車,只要是關于車輛修理的難題,到他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他是安全員

      更是檢修班的“大家長”

      “2月28日,小雪,作業中上下車要注意防滑,今日吊車下作業要戴好安全帽、檢查全員口罩佩戴情況、進行全員體溫測試……”這是葛振朋工作日志中的一段記錄。翻開那個厚厚的本子,不難發現,自春節后,每天的記錄內容逐漸增多,甚至有一天記錄的內容多達3頁。

      在每天的班前會上,葛振朋都會不厭其煩地“嘮叨”著操作注意事項。作為一名班組長,他還充當著安全員和班組“大家長”的角色。疫情防控期間,他深知自己肩負重擔,要為“全家”的安全健康負責。

      從大年初一開始,葛振朋就通過微信、電話一一落實班組職工情況,在班組微信群中推送相關文件、制度、通知要求,并在每天的早班會上通過詢問、提問的方式查驗職工學習掌握情況。人員測溫、班組消毒……各種疫情防控細節他都仔細審核。在他的帶領下,全班組職工每日體溫測量、場所消毒、垃圾分類等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職工們都說:“他都忙成那樣了,我們怎么能懈怠。”

      在疫情防控期間,口罩嚴重短缺。看著現場檢修的職工們口罩都戴成了黑色也不肯換掉,葛振朋心急如焚:“一定要為大家的安全做點什么。”下班回家后,葛振朋和妻子說了他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夫妻倆利用家中的紗棉為每名職工縫制了口罩墊布,檢修班的職工們可以在室外檢修時往醫用口罩里面墊上一層紗棉墊,既保障了自身安全,也延長了口罩使用時間。

      “在其位,謀其事。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葛振朋說。

    小妹人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