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王述杰
庚子年初,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在這場阻擊戰中,奮戰在生產一線的女職工們巾幗不讓須眉,堅守崗位,嚴防嚴控,不懼險、迎難上,成為了抗疫保產戰中一道牢固的“防線”。
到崗不足半年的“新兵”
李楠欣是安鋼第一煉軋廠連鑄車間的方坯操作工。2019年剛大學畢業、到安鋼上班不足半年的她是該廠最年輕的女操作工。眼下,這位學財會的“小仙女”剛剛適應了鑄坯的熾熱,掌握了從鋼水到鋼錠的“蛻變”原理,突然來襲的疫情讓她有些應接不暇。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作為連鑄產線上的一名“新兵”,李楠欣主動放棄了過年休假的機會,還承擔起了班組消毒、測溫、登記的任務,“全副武裝”投入到了抗疫保產的戰斗中。“疫情發生以來,小楠就成了生產一線的‘防疫員’,消除了我們班組職工的后顧之憂。小楠!好樣的!”說起李楠欣防疫保產期間的表現,她所在班組班長曹洪軍贊不絕口。
煉鋼車間的“空姐”
李嬌是安鋼第一煉軋廠煉鋼車間的天車工。她每天都和天車打交道,通紅的鐵水、翻滾的鋼水是她最熟悉的場景。
疫情發生后,安鋼鐵水資源發生變化,廢鋼資源短缺,入爐料結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為了配合煉鋼生產,李嬌自我加壓,要求自己在操作上做到精益求精,毫厘不差。特別是在吊運廢鋼和鐵水包時,她憑借高超的技術,做到快、穩、準,加快了煉鋼節奏,保證了生產的穩定順行。
面對防疫保產的重要任務,一大批女職工堅守崗位、奮戰在一線。在厚重的工作服下,這些鋼城女兒花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十里鋼城巾幗不讓須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