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祥林 通訊員 蔣沛含 胡毅 尹久紅 王笑竹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嚴格落實隔離措施,展開疫情防控工作。嚴防嚴控背后,無數志愿者匯聚起來,越是危險,越是向前。他們用愛心和信心融化了這個寒冬,成為抗擊疫情的溫暖防線,也變成了人們心中“走過冬天便是春”的那份篤定。
奮戰在攀枝花多個社區
“您好!請出示出入卡。”
“體溫正常,謝謝配合。”
“請戴好口罩再出門。”
……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區南山觀景臺社區值守點,上述這些話,攀鋼志愿者周興源等人重復說了無數遍。.
圖為攀鋼與攀枝花市仁和區共同在攀枝花火車南站建設完成的志愿服務站。 (文中圖片由記者 孟祥林 提供)
南山觀景臺社區是攀鋼的對口服務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攀鋼在全公司招募志愿者。48歲的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公司攀枝花釩廠職工周興源第一個報了名,和他一起報名的還有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公司鈦冶煉廠成品作業區職工蒲宇、攀枝花鈦材公司職工王寅、攀鋼釩熱軋板廠點維作業區團支部書記王惠瑤、攀鋼釩發電廠職工趙澤秋、攀鋼釩能動分公司職工張宗鑫。他們6人分3個時段協助南山觀景臺社區做好來訪人員的登記、體溫檢測和出入卡檢查等工作。“沒覺得苦,也沒覺得累,希望早點結束這場戰斗,讓大家回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這是攀鋼志愿者們最大的心愿。
“大爺大媽,最近疫情形勢嚴峻。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請您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主動遠離人群聚集場所,不串門、不聚餐……”連日來,在攀枝花市東區金橋社區門口,來自攀鋼礦業公司選礦廠的志愿者鄧中華向來往群眾不停地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在做志愿者工作中,他們不是沒有遇到困難。在電話排查過程中,社區有的住戶以為他們是電話詐騙的“騙子”,說不到幾句話就掛斷;有的住戶家中只有老人,電話聽不清,需要不停地解釋、耐心地溝通……參與電話排查的志愿者們從早上就開始打電話,直到晚上手機沒了電。“我們不是最辛苦的,社區的同志們經常干到深夜12點,我們還說啥呢。”攀鋼礦業公司質計量檢測中心職工胡婷婷說。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至今沒有告訴家里人自己在做志愿者。
“防控工作很不好開展,就拿我所在的陽光馨園來說,有4572戶共1萬多人,人多車多,還有一些不聽勸的老人。我們盡最大努力宣傳和解釋,嚴陣以待,決不耽誤工作。”攀鋼志愿者林德華說。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這些志愿者們是“門衛”,在小區門口設“卡點”和登記臺,對外來車輛和人員一個不漏地做好登記,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群眾正視疫情并自覺參與防控工作;是“保潔員”,手握掃帚、肩背噴霧器,在街頭巷尾、小區樓院整治衛生死角;是“入戶調查員”,挨家逐戶摸排、登記、宣傳;是“快遞員”,把居民購買的蔬菜和快遞送到大家手中……從早上8時到晚上10時,他們用的是業余時間,且自備防護用品和午餐,沒有一個人抱怨。
抗擊疫情各顯神通
阻擊疫情的路途雖有千難萬險,但眼前的困難阻不斷志愿者們的決心,他們“逆向而行”、迎難而上,用擔當與智慧,留下一個個難忘的、感人的瞬間。
“非常時期,大家莫出門,要勤洗手、戴口罩……”2月6日,在攀枝花市東區陽光馨園社區內,攀鋼青年志愿者協會項目部部長、攀鋼礦業攀枝花鐵礦鐵運作業區鉗工羅開俊騎著電瓶車走著,車上掛著的大喇叭正播著事先錄好的宣傳順口溜,插在車上的黨旗迎風招展。
圖為攀鋼青年志愿者突擊隊成員正在對辦公區域、食堂、通行道路等進行消毒。
“工作要有方式方法,不然居民不理解、不支持。”攀鋼志愿者楊代軍說。前兩天,楊代軍看見小區內一位老人在垃圾桶里撿垃圾,上前勸阻無效。正好看見老人的兒子回來了,他趕緊和老人的兒子說:“現在疫情嚴重,垃圾細菌多,撿回去很不安全,麻煩您回去勸勸您母親……”老人的兒子去做勸解工作,果然有效。
“國家有難的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希望我們的國家早點扛過去。”這是攀鋼志愿者們共同的心愿。
圖為攀鋼青年志愿者到大學生公寓為返廠自動隔離的青年員工送餐。
同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攀鋼團委按照攀鋼黨委和上級團組織要求,向各級團組織、全體團干部和廣大團員青年發出“立即行動起來,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的倡議。攀長特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為大學生公寓消毒,為居家隔離的大學生送餐;西昌鋼釩團委組織成立青年突擊隊,走訪慰問在大學生公寓和經久公寓隔離的青年職工和困難職工;勞研科技團總支成立消殺青年突擊隊,對辦公區、食堂、通行道路等區域進行消毒。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攀鋼已與攀枝花市仁和區共同在攀枝花南站建立起志愿服務站,在規范化開展“我們在一起”疫情應對志愿服務工作中,攀鋼團委提供了口罩、手套、方便面、飲用水等價值近4000元的防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