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 >> 抗“疫”我擔當

    防疫保產“大總管”
    時間:2020-02-28| 編輯:周利勇|【

      本報特約通訊員 李志慧

      2月17日早上7點,河鋼礦業石人溝鐵礦碎礦作業區技術員袁遠和往常一樣,提前1小時就到了班組。他打開各個辦公室的窗戶提前通風,對維修臺、破碎機、傳送帶等工作區域進行消毒,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現場管理。

      既是技術員 又是聯絡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袁遠始終堅守崗位,在當技術員的同時,也當起了疫情防控的聯絡員。“2月8日,袁遠得知廠區要進行封閉式管理,主動請纓留崗。春節期間他一直在崗,下了零點班后本可以倒休回家,但他多次申請留崗,考慮到技術人手確實緊缺的情況,組織就同意了他的留崗申請。多虧了這個‘90后’小伙兒,防疫、護產幫了大忙!”石人溝鐵礦碎礦作業區黨支部書記鄭學軍說。

      身為該作業區疫情防控的聯絡員,袁遠負責全區人員身體狀況摸排上報、疫情防護宣傳、現場環境消毒等工作。為了方便聯系,他建立碎礦作業區疫情防控聯絡群,及時將上級要求、周邊動態、作業區情況等發到群里,供大家參考學習。同時,他建立作業區及職工家屬疫情防控臺賬,不僅及時掌握職工身體狀況,而且對出入人員及接觸群體一一詢問,記錄在冊。為了讓職工牢記疫情防控要點,他制作了疫情防控明白紙和上崗操作流程圖,提議將職工上崗測溫、現場消毒等工作納入班組安全管理范圍。自該作業區實施封閉式管理以來,大家都不能回家。為豐富大家的生活,他在疫情防控聯絡群里組織大家進行疫情防控答題,排名靠前的職工可獲得口罩等小獎品。此舉不僅讓職工掌握了防疫知識,而且緩解了他們的焦慮情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在袁遠看來,疫情防控聯絡員有點像“大總管”,無論是職工的心事還是職工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都得管。不久前,許久沒回家的田師傅,打了申請回家的報告。怎么回事?袁遠經過了解得知,原來是田師傅想念家中的小孫子。為此,袁遠教田師傅使用微信和家里線上視頻。隨后,田師傅主動對他說:“我不回家了,孫子鼓勵我加油,我得起好帶頭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減少人員聚集、接觸,該作業區職工提出分餐的建議,派一個人到食堂買飯,回來后分給大家。誰來做?袁遠絲毫沒有猶豫,就當起了這個“派餐員”。此外,口罩沒了、消毒液不夠了、噴壺壞了……他都一一為大家解決。

      火速改造 保證產線順行

      這幾天,袁遠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外,還要抓緊時間完成下礦料倉的報警裝置改造。原來,2月15日晚上8點,正在該作業區中控室值班的他,突然接到崗位工打來的電話:11號皮帶下礦料倉出現礦石冒倉情況,需要停車處理。他經過了解,得知近期下礦料倉時常“不暢”。

      袁遠深知,當前不僅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而且是穩產保產的重要時期,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想辦法克服困難。第二天,他下班后和家人視頻報平安,剛好看見孩子正在玩警車玩具。“不如給下礦料倉安裝個報警裝置!”袁遠掛了電話,立即找來料倉結構圖紙研究起來。

      隨后,袁遠趕到現場測量、考察,查閱相關資料,模擬礦石堆積上升的動態軌跡。經過多次試驗,他決定在料倉頂部距離北面邊緣50厘米的位置,安裝一根可以前后活動的長連桿。這樣,隨著料倉內的礦石不斷堆積上升,礦石會帶動長連桿產生位移,當礦石即將到達料倉警戒倉位時,長連桿就會觸發電鈴和報警燈工作,提醒崗位工到場處理。想明白了原理,袁遠帶領大家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冒倉報警器的安裝調試工作,避免因料倉發生礦石冒倉導致停車事故的發生,保障了產線的順行。

      一邊是日處理5300噸礦石的任務目標,另一邊是當前只有40%的人員在崗。“這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袁遠說。身為一名技術員,他將“90后”的沖勁和灑脫書寫在產線上。他帶領職工完成2YAH-2460圓振篩下層篩片更換工作,保證了礦石破碎后的質量;按時完成作業區整個皮帶系統的急停拉繩更換工作,大幅提高了生產安全系數;與技術攻關小組一起研究變頻器的線路布置,解決了軟啟動柜備件緊缺的問題,為生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每當問起袁遠許久未歸是否思念家中親人時,他總是說:“有國才有家,為企業做貢獻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我的這點付出算啥?”

    小妹人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