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敬 通訊員 王興 趙俊梅
沒有鮮花、來不及開歡送會,一切都是那樣匆忙。2月7日下午6點,急促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太鋼總醫院(山醫大六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志剛接到院里的緊急電話,要求他立即出發,趕往山西省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緊急支援。放下電話,楊志剛立即起身。做好的晚飯是來不及吃了,一向支持他工作的妻子盡管滿心的擔心、不舍,還是默默地迅速幫他收拾好了簡單的行李。
得知楊志剛出征一線的消息后,同事們紛紛發來消息為他加油鼓勁,囑咐他保重身體,做好自我防護,期待他早日凱旋。當天晚上不到7點,楊志剛和同事劉曉芳一起乘坐醫院派出的專車趕到了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然后就是開會、安排工作。一直餓著肚子的兩個人,直到晚上9點多才吃了口盒飯。稍作休整后,午夜0點,他們正式進入病房開始工作。
一位84歲高齡的男性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在家延誤1周,就診時已生命垂危。在簡單了解情況后,楊志剛連住宿也來不及安頓,就立即穿好防護服,加入到了緊張的搶救工作中。患者的病情一會兒一個變化,需要醫生們準確判斷、及時處置,極大地考驗著他們的學識與能力。一直到次日晚上9點多,楊志剛與接班的同事仔細完成交接班,洗了個冷水澡后,才終于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臨時由病房改建的宿舍。
接下來的幾天中,楊志剛和來自山西省多家醫院的專家一起,與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們群策群力,共同會診,積極救治。但是患者的病情仍然不能完全平穩,又出現了高熱癥狀,需要楊志剛重新留置頸內靜脈導管、拔掉原先的導管,做尖端細菌培養并調整呼吸機參數,協助放射科拍床旁X光片。雖然平時這些操作對于楊志剛來說是手到擒來,但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眼鏡,在負壓隔離病房留置深靜脈導管,他還是第一次。消毒、麻醉、穿刺……楊志剛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精準操作。順利完成任務后,臨出隔離病房時,楊志剛才發現自己的汗水早已濕透了衣服。
楊志剛說:“我從未忘記當初選擇成為一名白衣天使時的誓言,‘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人類,我將首先考慮病人的健康和幸福……’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要勇敢站出來,像誓言中承諾的那樣,隨時準備犧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