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民經濟建設正式起步,并逐漸掀起建設新高潮。蘇聯援建項目設備的基礎建設均采用螺紋鋼筋,但當時中國不能生產螺紋鋼筋,只能生產光面圓鋼筋,前者比后者可節約金屬15%~20%。
以陳德宏工程師為主力的鞍鋼孔型設計組經過反復研討,進行螺紋鋼筋孔型設計,在機械制造公司工程技術人員的配合下,將成品軋輥銑切成右螺旋橫肋刻槽,在小型廠試制成功,軋制出新中國第一根螺紋鋼筋。這是1955年5月19日。從此,中國結束了沒有螺紋鋼筋的歷史。
后來,冶金工業部決定,從全國各鋼鐵企業抽調工程技術人員,在鞍鋼舉辦孔型設計學習班,學習期為半年到一年。從此,螺紋鋼筋的生產在全國鋼鐵企業得以普及,螺紋鋼筋在全國建筑業得到普及應用。 (本報記者劉敬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