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為加速實現工業化,從前蘇聯引進了大量冶金技術和設備。中蘇交惡后,由于設備難以進口,我國決定自行建造一臺4米級厚板軋機,并于1966年開始由冶金工業部和一機部統一領導研制,第二重型機器廠負責設計制造主體機械設備,東方電機廠提供主要電氣設備,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負責工藝和工廠設計。
1978年9月8日,由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當時最大的4200毫米四輥可逆式單機架厚板軋機在河南舞陽鋼鐵公司(現為河鋼集團子公司)投產,并成功軋出了第一塊鋼板。從此,我國寬厚鋼板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被徹底打破。
40多年來,這臺軋機軋出的寬厚鋼板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海采平臺、機械制造等一大批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項目中,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臺軋機還先后軋制出鳥巢工程用鋼、海洋鉆井平臺用鋼、超高壓臨界鍋爐汽包鋼板等世界頂級產品,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命名為“功勛軋機”。(本報通訊員董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