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潔
8月20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首鋼建廠百年,由首鋼集團工會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百年首鋼恰是風華正茂”書畫攝影展在首鋼三高爐水下展廳開展。
首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功焰宣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百年首鋼恰是風華正茂”書畫攝影展開幕。
此次書畫攝影展是首鋼紀念建廠10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目的是以藝術的形式,再現首鋼的百年發展歷程,展示首鋼人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的時代風采,詮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鋼發展的巨大成就,激勵廣大干部職工永遠銘記歷史、不忘初心、肩負起強企報國的歷史使命,為推動首鋼高質量發展、再創首鋼輝煌而努力奮斗。
“功勛高爐”的新擔當
展覽開幕式在位于北京首鋼石景山園區的三高爐區域舉行。三高爐位于首鋼西十冬奧廣場南側。在首鋼百年的煉鐵發展史中,三高爐是一座“功勛高爐”,對國家鋼鐵產業發展貢獻巨大,是北京乃至全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縮影。如今,三高爐作為首鋼老廠區冶煉體系中最典型的一條生產線,在首鋼老廠區變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進程中被改造利用,變身成為工業文化展覽空間。
在首鋼三高爐旁秀池湖下的展廳,張功焰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冶金文學藝術協會主席、中國冶金報社社長陸聞言一邊參觀一邊交流。據張功焰介紹,今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首鋼園區視察慰問,聽取了首鋼有關工作匯報并做出重要指示,為譜寫百年首鋼發展新篇章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強大動力。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新時代首鋼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首鋼廣大干部職工堅守初心,踐行使命,奮力開創首鋼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圖為嘉賓聽取首鋼書畫院創作員楊立軍(左二)
介紹“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百年首鋼恰是風華正茂”書畫攝影展布展情況。 (王京廣 攝)
陸聞言談道:“百年首鋼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我國冶金工業的縮影、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首鋼在發展過程中,緊扣時代脈搏,經歷了鳳凰涅槃般史無前例的搬遷調整、轉型升級,創造了共和國鋼鐵冶金工業的輝煌,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今天我們再次來到首鋼石景山廠區,看到她的華麗轉身。首鋼按照‘打造城市復興新地標’的總目標,立足空間、產業、文化3個維度,將石景山園區打造成為展現北京最新城市規劃與新治理理念的新地標,展現新經濟、新動能與新發展模式的新地標,展現新時代中國大國崛起與文化自信的新地標,為我國鋼鐵行業樹立了一個典范。同時,她也為世界工業區域的轉型創立了一個新標桿。首鋼依托北京石景山地區匯集的西山永定河歷史文化、近現代工業遺存文化和當代‘雙奧’城市文化價值,將工業遺存再利用與歷史文化帶建設結合,傳承歷史文脈,打造科技文化融合典范,打造服務國際交往的文化傳播高地,成為具有全球示范意義的老工業區轉型升級中國樣板,努力為新時代復興之路提供首都范例。在三高爐外我們看到,石景山園區內新首鋼大橋、滑雪大跳臺、工業遺址公園、冬奧廣場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復興新地標,我們相信,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召開,首鋼必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為世界的聚焦熱點,展現新的輝煌。”
冶金文學藝術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冶金報社黨委書記陳洪飛在與參加開幕式的首鋼領導交流時也談道:“首鋼在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也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具有首鋼特色的企業精神。首鋼集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在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打造城市復興新地標的征程中,展示自強首鋼、創新首鋼、綠色首鋼、文化首鋼新形象。此次展覽是鋼鐵行業不忘初心、肩負鋼鐵強國歷史使命的生動寫照。”
圖為嘉賓參觀“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百年首鋼恰是風華正茂”書畫攝影展。 (王京廣 攝)
北京市總工會工業(國防)工會主席周玉忠感嘆,這個展覽,是進一步了解首鋼百年風雨歷程,進一步感受首鋼人不懈追求、創新發展以及鋼鐵報國的理想和信念,進一步感悟首鋼歷史文化底蘊和光榮傳統的好基地;是學習首鋼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創新、甘于奉獻、敢于擔當精神的好課堂!
翰墨丹青盡展輝煌
此次展覽征集首鋼集團職工書畫作品150余幅、精湛的工藝品40余件,還有120余幅反映首鋼百年歷程中歷史瞬間的珍貴圖片。展覽還特別展出了首鋼檔案館珍藏、由國內著名書畫家專門為首鋼創作的150余幅丹青力作。
據首鋼集團工會主席梁宗平介紹,長期以來,首鋼在加強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在廣大職工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書畫、攝影等方面的優秀人才。他們為記錄首鋼歷史、豐富首鋼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展覽,既是一項慶祝活動,也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一種不忘初心的表達。在這里駐足,觀眾與首鋼人一起回眸首鋼百年滄桑巨變,領略精神之風、藝術之海、審美之情,共同祝愿偉大祖國的明天更輝煌,祝愿首鋼的明天更美好。”梁宗平說。
在展覽大廳,10米國畫長卷《百年首鋼風華正茂》吸引了觀眾的目光。據首鋼書畫院院長蘭春明介紹,《百年首鋼風華正茂》國畫長卷以首鋼集團各地企業的標志性建筑及地形地貌為主要元素,將首鋼由弱到強、由山到海、由長材基地向板材基地轉變所走過的艱辛路程,用水墨畫形式,記錄在一張10米長的卷軸上。近50名首鋼在職和部分退休書畫愛好者參與繪制全過程。創作者們用新穎的創意、精巧的構思、深厚的功力和飽含情感的筆墨,以不同的創作方式、不同的視角,抒發對首鋼的熱愛,用丹青描繪首鋼集團一幕幕美好的發展景象,展示了首鋼人勇于創新、勇于挑戰所取得的驕人業績。
“呀,這幅作品太精美了!晶瑩閃亮,既大氣磅礴,又刻畫入微,襯托著一座夢幻般的‘海上鋼鐵夢工廠’。這用的是什么創作方法呀?”聽了《中國冶金報》記者的提問,蘭春明院長立刻連線首鋼京唐公司工會副主席王雪青。王雪青詳細介紹說:“這是首鋼京唐公司百名女工用業余時間歷時3個月創作的鉆石畫《鋼鐵夢工廠 百年鑄輝煌——首鋼京唐百名女工共繪海上鋼城》。2009年5月,首鋼京唐公司1號高爐點火開爐,奏響了首鋼百年歷程中轉型發展的最強音。從石景山到渤海灣,從老首鋼到新京唐,十年櫛風沐雨,首鋼集團實現了鳳凰涅槃式的新生。首鋼京唐公司的百名女職工精心設計,精心制作,用一顆顆精致閃耀的人造水晶鉆石粘在設計好圖案的畫布上,呈現出‘海上首鋼’的嶄新面貌。”
面對6米長的精美鉆石畫,首鋼集團宣傳部部長郭慶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此次參展的作品眾多、形式多樣,有書法、美術、攝影、剪紙等,其中都飽含了首鋼職工對百年首鋼濃濃的深情。”
首鋼榮耀添彩鋼鐵榮耀
在展出的各類作品中,《中國冶金報》記者見到許多熟悉的作者名字。其中有不少中國冶金報社駐首鋼集團記者站的記者和通訊員的作品。
在一幅攝影作品前,首鋼集團黨委副書記何巍指著照片說:“這張作品很有現場感,很感人!”這幅《我的工廠我的家》照片攝影者楊國東,曾任《首鋼日報》攝影記者,也是《中國冶金報》攝影通訊員。《中國冶金報》記者在現場與楊國東老師微信連線,他說:“國家和北京市確定首鋼搬遷調整戰略布局,首鋼職工堅決支持和響應。我當時就想拍一幅反映鋼鐵工人愛崗敬業、愛廠如家的群像。從2006年到2007年7月間,我多次到鐵廠爐前蹲點采訪。2007年7月的一天,正值三伏天,爐前一派火熱的生產景象。爐前工揮汗如雨,全神貫注奮戰在爐前。我不好打擾大家,待午飯前,才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講明拍照想法。當時,有的員工要到新廠工作,有的要變換崗位,大家在首鋼工作一二十年了,對鋼廠有深厚的情感,既有難舍難分之情,又充滿對新首鋼的憧憬。我把大家召集到一塊兒,拍了6張。2009年北京舉辦‘愛北京 照北京’攝影大賽,這幅作品獲得特等獎。《我的工廠我的家》拍攝過程中,我時時被首鋼職工積極轉型、助力首鋼新發展的精神感動,不斷豐富拍照內涵和提升照片的境界。后來,我把照片分送給他們。他們特別高興,都留作紀念。”
與共和國同齡的現任中國冶金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曾任《中國冶金報》高級編輯的張欣民指著一幅由他書寫的篆書作品動情地說:“我在首鋼工作了25年,當過工人也當過記者。由于工作性質走遍了首鋼的工廠、車間、礦山和后勤單位,參與了首鋼的改革發展,采寫了首鋼所取得的光輝業績,可以說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首鋼。后來,雖然離開了首鋼,但一直對首鋼有著深深的感情。”
在一幅《百年首鋼源遠流長》的書法作品前,中國冶金美術協會國畫藝委會理事、中國冶金美術學會原副秘書長、首鋼書畫院原院長羅崇耕介紹說:“這幅書法作品的作者是我父親,1919年出生,與百年首鋼是同齡人。由于我和愛人都在首鋼工作,老爸非常關注首鋼。改革開放首鋼大發展時期,老爸老媽都來過首鋼廠區參觀。現在,新首鋼園區建設了冬奧設施,他更是關注首鋼的發展。聽說首鋼百年要舉辦書畫展覽,他就書寫了‘首鋼百年源遠流長’的字幅,寓意首鋼百年還要繼續發展壯大。”
“沒想到,中國冶金報社駐首鋼通鋼記者站原站長程瑞云的草書寫得這么好。”《中國冶金報》記者與身邊的首鋼同仁交談。遠在吉林通化的程瑞云通過視頻看到她的作品,激動地說:“喜聞首鋼百年華誕,我非常激動與振奮。首鋼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百年首鋼自強不息、拼搏奮斗的精神,不辱使命產業報國的情懷與勇于創新敢于爭先的精神深深地觸動了我、感染著我,我一氣呵成創作了《百年首鋼從頭越》詩,并用草書形式表達心聲。”
圖為首鋼北京石景山園區三高爐遠景。(張燕明 攝)
參觀結束時,《中國冶金報》記者再次來到首鋼北京園區三高爐南廣場。回望三高爐上的大紅條幅“繼承光榮傳統 再創首鋼輝煌”,它道出了首鋼人的豪邁激情——
今日首鋼,北京關注,中國關注,世界關注,續寫百年傳奇,再創首鋼輝煌。首鋼人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力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做優做強鋼鐵業,努力建設有世界影響力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為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這是首鋼的榮耀,是中國鋼鐵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