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祥(中國寶武)
最新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中國寶武名列第149位,厚積薄發、整體優勢不斷發揮。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我想起原寶鋼指揮部兩位穿軍裝的副指揮方如玉、胡志鴻的感人事跡,不由地肅然起敬。
方如玉同志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簡稱基建工程兵)副參謀長、基建工程兵冶金指揮部參謀長(副軍職),1978年2月至1983年9月任寶鋼工程指揮部副指揮、黨委副書記,主要負責基建口工作。他于1983年11月從部隊離休,2008年12月16日因病逝世,享年88歲。
胡志鴻同志是原基建工程兵二支隊副支隊長、代支隊長,基建工程兵冶金指揮部總工程師(副軍職),1979年5月調寶鋼指揮部工作,1981年2月擔任副指揮,主管施工。1983年7月,基建工程兵撤銷時,他已經58歲,辦理了離休手續,但為了寶鋼建設需要,繼續被聘為副指揮。寶鋼一期工程結束后,年過60歲的他又被聘為指揮部機械設備安裝總工程師。
我于1969年3月在基建工程兵入伍后,在連隊當電工1年,到營部當文書3個月,之后一直在17團政治處工作;到1983年7月,隨部隊集體轉業在寶鋼指揮部工作了5年半。在部隊和地方,我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兩位副指揮,也聽說過人們對他們的贊揚。在寫基建工程兵兵史調查訪談和收集資料過程中,他倆高度的事業心、強烈的責任感和對寶鋼建設認真負責的精神,再次深深感動了我。可以說,他們是寶鋼建設的引領者、“85·9”精神(老一輩寶鋼人為國爭光、為人民爭氣,在艱苦創業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精神)的創建者、“三感”(光榮感、責任感、緊迫感)教育的實踐者。
指揮千軍萬馬搶建寶鋼。鑒于搶建寶鋼的特定情況,1978年初,冶金部在全系統做了兵力大調動,由方如玉同志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建設隊伍云集而來,數萬大軍蜂擁而至,安置、征地、動遷、勘察、設計、談判……每項工作都不能遲疑延誤。他不分晝夜,盡心組織,明確分工。由于兵力部署得當,寶鋼工程建設有序開展。征地動遷工作繁雜,他多次帶領有關人員與上海市政府和寶山縣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商談并積極協助抓與落實。在建設初期的“三通一平”(水通、電通、道路通和場地平整)和工程建設與生活設施并舉兩個方面,他大膽提出不搞臨時設施,主干道及上下水工程全部按正式工程修建,節約了大量臨時工程費用,減少了破路開挖浪費現象。
方如玉常說,寶鋼沒有小事,走錯一步就可能給國家造成大損失。1980年,寶鋼停緩建,指揮部成立了設備維護小組,他任組長,依靠技術、管理的力量,發動廣大職工,研究出“設備就位維護和動維護”的辦法,為第二年一期工程恢復和建設創造條件。
指揮長江引水工程,建設寶山湖。寶鋼水源按原工程設計,取自70公里外的淀山湖。方如玉聽取專家意見,傾向向長江口取水,向國務院代表建議,請專家論證,趨向一致意見。他組織人員研究制訂方案,方案上報國家經委得到批準。他離休后,由胡志鴻擔任組長,具體負責長江引水工程施工,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制訂并優化施工方案。胡志鴻堅持一線指揮,水庫大壩提前合龍,比計劃節約投資800萬元。1985年8月20日,寶山湖提前一個月蓄水。寶鋼將一湖優質水留給上海市。
組織指揮搶修原料碼頭。1987年8月13日,原料碼頭1600米引橋被外輪撞斷,160米橋體墜落江中,如不及時搶修,寶鋼面臨停產。事故發生22分鐘后,胡志鴻趕到現場,寶鋼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黎明當即委任他為搶修領導小組組長。胡志鴻同有關人員一起制訂網絡計劃,確定修復方案,奮戰75天,提前8天完成搶修任務。
擔任寶鋼二期高爐、焦爐、燒結現場總指揮,對質量進度負責。胡志鴻不論酷暑嚴寒,冷雨熱風,始終在一線坐鎮指揮。60多歲的他,經常攀腳手架、爬熄焦爐解決問題。1990年,他患膽結石開刀。65歲的他提前動手術,然后主動到2號高爐安裝現場擔任指揮組長,登上80多米高的高爐平臺,查找隱患,處理問題。在2號高爐點火前的半年多時間里,他每天在現場工作10多個小時,冶建單位的工人和干部說:“胡老天天陪我們干高爐,真不容易。”
嚴抓寶鋼二期工程質量。為了使2號高爐3萬多噸耐火材料達到國際標準,胡志鴻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到全國各地十幾個耐材廠走訪,商談改進工藝,提高質量,并解決原料、運輸等問題,使2號高爐一次點火成功,半年達到設計標準。寶鋼二期投產后,胡志鴻從一線崗位退了下來,但在1992年春,聽到2號高爐熱風爐膨脹器出現裂縫,又心急火燎地約請焊接專家曾樂一起登上熱風爐會商解決辦法。事后,他們多次找設計、制造、施工和生產有關人員商量攻關,堅持嚴格的質量標準,為寶鋼二期質量“超一期、創一流”創造了條件。
心系大局講奉獻。胡志鴻剛被寶鋼聘用時,每月才幾十元收入。后來寶鋼職工工資增加了,他也不過400多元,但他毫無怨言。作為一個60多歲的副軍職干部,給他配的小車經常不用,而是自己騎自行車下工地。
1994年9月12日,寶鋼專門召開向胡志鴻學習的大會。寶鋼指揮部黨委和寶鋼總廠黨委聯合發文《向胡志鴻同志學習,加強干部思想作風建設》,號召學習他不計名利、居功不傲、埋頭實干、任勞任怨的優良品質,學習他深入現場、深入群眾、身體力行的扎實作風,學習他尊重科學、嚴細認真、不怕風險、敢于負責的科學態度,學習他顧全大局、民主樸實、團結協作的全局觀念,學習他勇于探索、勇于實踐、不斷追求、壯心不已的進取精神。《寶鋼日報》連續發表6篇評論員文章,鼓勵向胡志鴻同志學習,樹立“三感”思想,推動寶鋼向更高目標前進。
兩位穿軍裝的副指揮離開崗位已經幾十年了,他們的精神教育和感動了寶鋼一代又一代新人。如今的寶武要想成為全球鋼鐵業的引領者,實現高效率、生態化、國際化,更應繼承和發揚他們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