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鋼鐵采購部是負責全公司礦石、煤炭等原輔燃料以及設備備件、資材類采購供應的業務部門。2018年采購部圍繞公司年度“滿產、滿銷、低成本運行”的目標要求,按照市場和企業正常的運行機制,全面開展采購供應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重建采購體系、轉變采購理念
采購部將暫停了近兩年的采購業務按照新重鋼新模式的要求,在2018年完成了體系重建工作,通過流程梳理、制度建設,打造了一個高效、陽光采購體系。一是從采購方式管理、采購實施管理、供應商管理、合同管理、計量、質量異議管理、倉儲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完整、高效、可控的制度,重建了采購體系。二是主動、及時轉變采購理念,適應新形勢下對采購的要求。
二、夯實商務基礎管理,強化過程風險管控,提升專業隊伍整體業務能力
采購部克服了前期專業人員大規模分流后團隊良莠不齊的困難,在四源合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廣泛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提升采購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技能;全面清理業務流程,規范商務行為,完善商務文本;實現了合同線上審批和線上結算,強化事前指導和事后監督;建立了資源準入、供應商準入、評價和淘汰機制,擇優選用優質資源、增強與有資源有實力講誠信供應商合作,保證商務活動高效運行、總體可控。
三、采購和物流滿足了公司“滿產滿銷”的要求
面對年初礦石庫存極低、三峽礙行運輸極難;煤炭優質資源庫存幾乎為零、局外鐵路運輸無法正常發運、本地可供資源大幅減少等不利因素,采購部深入研判市場形勢,拓寬采購渠道,建立采購基地、打通物流通道,狠抓采購供應,全力支撐了“滿產滿銷”目標實現。
煤炭方面:一是立足本地煤炭資源,提升本地資源占比有效減少外地煤對保供的制約和降本;二是穩定船運資源占比至25%左右,以緩解入廠卸載的不平衡;三是鞏固并擴大骨干供應商資源量,建立與重慶能投、川煤集團、上海寶頂等的戰略合作,以保證基本供應量。
礦石方面:一是與寶鋼資源、寶礦國際、中國礦產、梅山礦業等優質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穩定資源渠道;二是采取長協資源與現貨資源相結合,以保證資源的獲取性。
運輸方面:一是細化鐵路以三天為一個周期排到達計劃,以杜絕無序發運導致的鐵路限裝停發事件發生,4月單月完成34.8萬噸,創單月最大運量歷史記錄;二是集中16家川江船資源(約200萬噸運力),以保證基本運力,單月最大發運量140萬噸,創歷史記錄。三是新增“寧波—太倉”、“馬跡山—南通”和“綠華山—羅涇”三條海船進江通道,以加強港口接貨卸貨和疏港能力。
資材備件方面:2018年分步引入歐冶采購平臺,提高直采率,使采購流程進一步公開、公平和規范,同時也引進了有實力的供應商。
1-11月,共采購礦石797萬噸,同比增加19%;煤炭435萬噸,同比增加49.48%;廢鋼99萬噸,同比增加130.93%。均創寫歷史記錄。
四、建立了市場動態跟蹤分析機制,及時發現價格趨勢以指導定價。同時,實施策略采購以實現系統降本
采購部利用“日-旬-月”的市場動態跟蹤分析機制,緊盯國家宏觀政策、行業信息、市場供需變化等,判斷價格趨勢,實施系統降本和策略性采購。1~11月,采購部共實現采購降本42604萬元。
一是抓住市場在年度中期二、三季度價格較低時期,積極實現煤炭及礦石等資源的結構優化,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品種,以實現結構降本。二是利用發揮資金支付條件大幅改善的優勢,主動掌控煤炭、運輸及資材類品種的采購定價權,以實現采購直接降本。三是充分利用公司滿負荷生產下采購體量大的優勢,建立與資源商和承運商的戰略合作,獲取穩定資源和相對優惠價格,以現實戰略合作降本。四是積極探索采購定價機制和定價方式,找準參照物和同行價格,建立合理的長效定價模式,如礦石采用長協采購與現貨采購相結合,運用盤面點價模式及掉期點價模式,以實現采購機會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