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龍,男,1976年生,中共黨員,冶煉工程師。他在湘鋼高爐生產一線干過爐前工、瓦斯工、副工長、工長、作業長等,現為煉鐵廠二高爐車間主任。
長流程鋼鐵企業,煉鐵高爐被稱為“龍頭”工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企業的成本和產能發揮。多年來,王發龍率領職工們善于學習,不斷創新,爭創一流,為湘鋼高爐生產改變數年的產量低、消耗高被動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多項指標躋身行業先進水平,為高爐操作創造了特色經驗。王發龍在第四屆全國鋼鐵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奪得高爐煉鐵工第一名,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公司勞模、公司模范黨員、煉鐵廠“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總是有挑戰,必須奮斗”
華菱湘鋼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以奮斗者為本”,王發龍對“奮斗”這兩個字最為認同,因為,組織上總是交給他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不奮斗不行。
這幾年,王發龍的崗位變換比較頻繁。2014年,一高爐進入爐役末期,銅冷卻壁損壞80%。當時湘鋼正處在扭虧脫困的緊要關頭,需要一高爐堅持一段時間再停產大修。確保高爐安全穩定運行,水冷系統特護難度高、風險大,也非常艱苦,這付重擔就壓在王發龍肩上。他采取一系列有力的特護措施,日夜堅守在爐臺上狠抓落實,終于使這座高爐的壽命又延長六個月,王發龍為此受到公司領導表揚。
2014年9月,王發龍被調到三高爐車間擔任車間主任,主持老三高爐大修技改和新高爐開爐。2015年2月,新三高爐開爐后,僅用5天就達產達效,短時間內利用系數達到2.72,這在全國同級別高爐開爐紀錄中是罕有的。
2017年剛開年,王發龍又受命來到一高爐車間當主任,廠領導囑咐他,一定要讓一高爐盡快走出爐況劣化的危機。王發龍把國內先進高爐的操作經驗與湘鋼實際相結合,4月和5月高爐產量連續刷新紀錄,利用系數在國內同級別高爐中名列前茅。
2017年7月,二高爐剛剛完成一次關鍵性的中修,廠領導把王發龍調到二高爐車間當主任,要求他一定要帶領職工把高爐產量搞上去,消耗降下來。二高爐連續幾年的產量低、消耗高,大家累得人仰馬翻,卻勞而無功,看不到希望;車間的績效分數要靠向廠里借分過日子,職工收入要比別的高爐車間差了一大截,職工隊伍思想波動較大,不少人想方設法調到別的高爐去了。
在王發龍直接指揮下,二高爐生鐵產量終于擺脫了低迷狀態,日產量比低谷時期上升三分之一。計算下來,每年能多干40萬噸鐵。高爐定修周期也從過去的三個月逐步延長到四個月、五個月,正在向六個月的目標努力。
“操作高爐,還是要懂點哲學”
“七分原料三分操作”是行業內對確保高爐穩定運行的普遍共識。王發龍認為,如果一味強調外部因素,容易陷入“高爐穩定是別人的責任”的“外因論”認識誤區。實踐證明,倘若不能建立良好的內部系統穩定,外部條件再好也使不上勁。王發龍每到一個車間,都會大力強化“高爐穩定,我的責任”觀念,狠抓內部穩定的保障體系。
“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王發龍認為必須把80%的精力放在20%重點的人和事上。2018年,王發龍在二高爐車間推行“工分制”,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誰是奮斗者,工分多少見分曉。
以往,二高爐車間的KPI績效管理只是對結果考核,而工分制更加注重過程管控。工分制作為一種新的績效分配模式,推行之初,一些職工有所質疑,存在排斥心理。王發龍組織班組長進行培訓,向職工大力宣傳工分制的好處,“多奮斗,多拿錢”。工分制打破了分內工作與分外工作的界限,完善了獎勵與懲罰的激勵機制,體現了效率與公平統一的分配原則。工分制的有效推進,讓員工找到了為自己干活的感覺,主動擔當多了,抱怨發牢騷少了,工作價值感增加。
“抓黨建,就是抓生產”
在許多人看來,車間主任光是抓生產就忙得不可開交,哪有精力抓黨建?甚至容易被人家認為是不務正業,愛出風頭。但王發龍堅定地認為,湘鋼的黨委工作理念是“黨政合種一塊田,奮斗爭先創績效”,這塊“田”就是生產經營和企業發展。黨建和行政工作分工不分家,都是為了一個中心目標,抓黨建就是抓生產,這一點絕對沒有錯。
王發龍有多年從事黨支部書記工作的豐富經驗,他擔任主任的車間的班組長這些關鍵崗位基本上都由黨員骨干擔任。有的班組雖然班長不是黨員,但一定會配備一個黨員副班長。這些同志思想素質高、技術技能好,工作能力強,都能獨當一面。對于沒有黨員的空白班組,調入黨員加強力量。
為了激勵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二高爐車間把各項KPI指標與黨員承諾緊密結合起來,上墻公示,進度完成怎么樣,都要接受群眾監督。改善操作、穩定爐況、提高產量、降低消耗、設備運行、安全環保,特別是廠里、車間的技術攻關項目,基本上都是安排黨員擔任項目負責人。對于項目推進中所遇到的困難,王發龍及時給予幫助,請技術專家提供指導、組織專門培訓、外出學習考察。王龍自己也承擔著產量、安全環保、成本消耗三個指標。2018年10月,二高爐車間黨支部通過中共湘潭市委“五化建設”驗收,成為全市首批“五星級黨支部”之一。
低谷的2015年,湘鋼煉鐵廠全年生鐵產量只有697.9萬噸,2016年,上升到730.51萬噸,比上年足足增加30多萬噸;2017年761.01萬噸,又比上年增加30萬噸。2018年,這個廠的生鐵總產量將會超過800萬噸,意味著將再提升40萬噸。煉鐵廠終于走出每當鋼材市場行情好鐵產量就低迷的多年“怪圈”,為企業搶抓機遇多創效作出了重大貢獻。
高爐還是那幾座高爐,人還是那些人,湘鋼煉鐵廠生鐵產量連續實現三年躍進,華菱鋼鐵集團、湘鋼公司領導評價說,煉鐵廠這個“龍頭”現在算是真正舞起來了。在這個“舞龍”的隊伍中,王發龍使出了全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