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格勒吉日格樂2005年5月到首鋼技術研究院工作,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以求真務實,勤勉敬業的精神帶領團隊奮斗在科研工作第一線。在球團新產線的建設及運行,新產品的開發,推動球團工藝和鐵前工藝綠色化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首鋼的轉型升級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她主持完成了二十余項科研攻關課題,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獲冶金行業及首鋼集團公司科技獎勵。在國內外的重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0余篇,SCI收錄2篇,EI收錄4篇。第一完成人申請的國家發明專利13項,授權發明專利11項,團隊申請的專利30余項,并第二發明人申請了1項國際發明專利(已受理)。負責完成的項目獲得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河北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首鋼科學技術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完成的項目《鎂鈦低硅新型球團礦的開發及其在超大型高爐中的應用》、《首鋼京唐帶式焙燒機投產及球團礦質量優化研究》、《熔劑性球團礦及其全球團冶煉技術研究》等多個項目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億元以上。主要工作及業績如下:
1、開發多品種新型球團礦,提升首鋼球團礦技術質量水平。她提出了生產鎂鈦低硅新型球團礦的思路,通過大量的基礎試驗研究和攻關,首次開發出了既能為高爐提供含鐵熟料,又能提供高爐造渣所需鎂和護爐所需鈦,同時又可降低渣量和燃料消耗的多功能球團礦,為國際首創。鎂鈦低硅球團礦的SiO2含量到2.8%,MgO含量1.7%,TiO2含量1.2%,并在首鋼京唐2座5500m3超大型高爐中實現穩定應用,比例30%,使燒結自然鎂生產和高爐取消了其它護爐料,大幅度改善了高爐技術經濟指標,項目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經濟效益1.3億元。她負責完成的《鎂鈦低硅新型球團礦的開發及其在超大型高爐中的應用》項目2016年獲得了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負責完成的項目《大型帶式焙燒機生產多功能球團礦技術研究與應用》2018年獲得河北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經濟效益2257萬元。為了提升硼鐵礦粉的使用價值及開發含硼球團礦,組織開展了硼鐵礦粉生產球團礦的試驗研究,提出了生產球團礦的技術方案和路線。
2、為鐵前工藝綠色化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技術支撐。隨著全國節能環保要求的日益嚴峻,發展球團、提高球團礦在高爐煉鐵中的使用比例已成為發展趨勢。為了發揮球團優勢,提高高爐的使用量,她負責完成了《熔劑性球團礦及高爐全球團冶煉技術研究》項目,并在首鋼伊犁鋼鐵有限公司實現了熔劑性球團礦的生產和高爐全球團冶煉,大幅度降低了高爐燃料消耗和鐵水成本。項目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經濟效益6000余萬元。青格勒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鋼鐵流程綠色化關鍵技術》項目,并負責其中《低硅高堿度球團礦的成礦機理及生產》專題的研究開發工作。在首鋼京唐公司建設1200萬噸球團生產線,3座5500m3高爐50%球團礦冶煉是十三五項目的重要示范工廠之一。青格勒帶領團隊已開發出了SiO2含量2.4%,堿度1.25,抗壓強度2800N/P以上的低硅高堿度球團礦,球團礦綜合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3、拓展球團用資源,為球團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性價比合適的球團粉資源缺乏是制約國內球團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她負責開展了《富礦用于球團礦生產技術研究》項目,研究并提出了各種燒結用富礦的細磨處理技術及球團應用技術方案,攻克了富礦難細磨過濾及影響球團焙燒強度等諸多難題,并在首鋼京唐公司實現了巴西燒結粉的細磨及球團中成功應用,該項目2017年獲得了首鋼科技二等獎,年經濟效益1191萬元。同時該項技術已申請了國際發明專利(已受理,受理號:PCT/CN2017/077613)。2018年,為了提升硼鐵礦粉的使用價值及開發含硼球團礦,組織開展了硼鐵礦粉生產球團礦的試驗研究,提出了生產球團礦的技術方案和路線。對秘魯原礦、越南礦粉等資源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并在京唐和遷鋼球團中實現應用。負責開展的項目《鏈篦機-回轉窯工藝高比例使用秘魯粉技術研究》2016年獲得首鋼科技二等獎,經濟效益1281萬元,項目《秘魯資源的開發應用》2015年獲得首鋼科技一等獎,經濟效益3500萬元。同時參與完成了項目《秘魯鐵礦新區選礦廠設計優化》,該項目2017年獲得了首鋼科技一等獎,大幅度減少了秘魯鐵礦的投資成本。
4、為球團新產線的投產運行及工藝節能環保提供保駕護航。2010年首鋼在京唐公司建設了國內第一條大型帶式焙燒機。她帶領團隊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確定了帶式焙燒機投產用原料結構及工藝參數,使大型帶式焙燒機順利投產和迅速達產,同時球團礦綜合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項目2012年獲得首鋼科技二等獎,經濟效益1829萬元。2009年主持開展了“首秦200萬噸鏈篦機-回轉窯球團生產線投產方案的制定”項目。2016年責完成了《京唐帶式焙燒機熱工測試及工藝優化研究》項目,對帶式焙燒機進行了全面的熱工測試和熱工制度優化研究,在降低帶式焙燒機工序能耗的同時改善了球團礦質量,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獲得首鋼科技二等獎。開展項目的同時,她牽頭制定了《鋼鐵行業帶式焙燒機焙燒球團法熱平衡測試與計算》GB/T34191-2017標準。另外牽頭制定了《高爐爐料用鐵礦石—低溫還原粉化靜態試驗鐵礦石低溫還原你分化》等三個國家標準。
5、致力于鐵前工藝一體化及超低排放爐料前沿技術研究工作。2013-2016年參與完成了《鐵前原料一體化應用模型》的開發工作,為原料采購,爐料結構優化,降低煉鐵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項目2017年獲得首鋼科技一等獎,經濟效益1200萬元。鐵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占全流程的70%,所以鐵前工藝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降低意義重大。青格勒作為首席研究員,正帶領團隊開展超低渣量,超低污染物排放的爐料及燃料制備技術及爐料智能制造技術研究工作。
該同志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懼困難、勤奮敬業、勇于創新,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共同進步,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得到了同事的普遍贊許和認可。同時思想上也追求進步,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該同志傳承和發揚了“敢闖、敢堅持、敢于苦干硬干”、 “敢擔當、敢創新、敢為天下先”的首鋼精神,激勵、鼓勵著科研人員不斷開展技術創新,成為科研人員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