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ywck"><strong id="cywck"></strong></nav>
  • <xmp id="cywck"><menu id="cywck"></menu><nav id="cywck"><optgroup id="cywck"></optgroup></nav>
  • <nav id="cywck"></nav>

    首頁>企業頻道>生產經營

    高質量發展再添大手筆—— 中天鋼鐵啟動100名碩博人才引智計劃
    碩士年薪可達50萬 博士年薪可達120萬并提供100平米全產權住房

    2021-02-01 16:02:00

      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新年伊始,記者從中天鋼鐵獲悉,企業已啟動新一輪高端人才引智計劃,將在2021年投入3億元引進100名專業領域高端人才,其中碩士70名,博士30名。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董才平稱,“十四五”期間,中天鋼鐵將全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級鋼鐵企業,打造一支500人規模的高端人才隊伍,人才引智計劃投入不少于10億元。
     
      扛鼎之作召喚扛鼎之才
     
      此次人才引智計劃主要方向是:企業管理、智能制造信息化、生產管理、設備管理四大類,涵蓋30余個崗位,此次百名碩博人才引智計劃準備引進博士30名,碩士70名,碩士年薪25萬-50萬元,博士年薪50萬-120萬元,博士還額外提供一套100平米左右的產權房。
      “不能單單用求賢若渴來形容,可以說是時不我待。”董才平說,一方面,打造制造強省,發展先進制造業,解決“卡脖子”難題是每一個企業家肩負的使命和重任,另一方面,鋼鐵行業已經邁上智能化發展新征程,新一輪結構調整已經開啟,單位效益和低碳綠色制造方面的競爭將成為企業優勝劣汰的標準。
      而中天鋼鐵在這方面已跑在了行業前面。
     

    從德國引進的代表世界尖端技術的kocks生產線

     

      董才平的雄心來自于底氣和實力。過去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董才平帶領企業上下頂住壓力,沉著應戰,取得了防疫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企業率先復工復產且未出現一起疑似感染病例、2020年第一季度利潤增長16.2%位居全國千萬噸鋼規模以上企業增幅第一、煉鐵、煉鋼、軋材產量均同比增長6.6%、實現營收1400億元,同比增長7.7%、利稅同比增長21.7%。在2020年底更是捧得被譽為“工業奧斯卡”之稱的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
      “但這遠遠不夠。”董才平說,“十四五”期間,中天鋼鐵已經將目標定位于建設一座深受社會尊敬的現代化智能鋼鐵聯合企業,深化落實“三基地”的發展布局,打造“創新、智能、人才”三個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董才平規劃里的“三基地”,正是中天鋼鐵未來五年的扛鼎之作。
      位于南通海門港的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總投資超1000億元,主要生產精品線棒材及全規格的H型鋼,同步建設循環經濟、鋼材深加工、裝配式鋼結構等相關產業。按照“裝備一流、環保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的戰略目標,大規模配套智能集控中心、智能制造控制平臺以及全系統應用高端工業機器人等,全員勞動生產率高達2000噸/人·年以上,打造真正的智慧工廠。
      常州本部的南區是中天鋼鐵特鋼基地,目前已啟動第二個十五年發展規劃,瞄準下游用鋼產業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鋼、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軍工用鋼等“特、精、高”鋼種。特別是沿著以氫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汽車輕量化方向,通過轉化日本汽車制造領域前沿技術,打響中天汽車用鋼的國際品牌。同時,集團將投入巨資,從裝備水平、工藝技術、配套物流、產品升級、綠色環保等進行全面提檔升級,達到600萬噸優特鋼產能,并通過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在2022年,將中天簾線鋼打造成行業第一品牌,中天優特鋼沖擊行業冠軍。
     

    汽車用鋼

     
      常州本部北區將重新定位,全面對接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成為大都市圈、新基建等“新風口”的配套產業基地。北區在產能置換后,將實施短流程綠色軋鋼項目,將集團在海外收購的鋼廠生產的鋼坯運回,加工成高端汽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形成從原料粗加工向終端綠色制造的產業升級,打造600萬噸的精品制造產業園,同時利用現有的鐵路、運河、公路、倉儲等優勢,探索智慧物流園項目,規劃建設華東地區最大的全品類鋼材物流集散中心和市場交易中心。
      一個個扛鼎之作已躍然紙上,董才平深知,要實現偉大夢想,首當其沖要強筋壯骨,“這次出臺的引智計劃不同以往,有三個特點:一是定位高,這批引進人才定位就是集團各個領域的專家,是未來承擔中天事業的核心骨干,一切資源和政策都將會傾斜;二是要求高。學歷高、水平高是標配,我們更看重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攻堅能力、創新能力和面對困難勇于挑戰的堅韌品質;三是待遇高,可以說是沒有上限,不惜代價,不拘一格。”
     
      從引“質”到引“智”
     
      32歲的謝有,2017年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專業博士畢業。作為2017屆簽約大學生進入中天鋼鐵,在技術中心負責汽車用鋼、非調質鋼、特殊用途鋼等高品質鋼的開發及工藝研究工作,工作至今已開發汽車曲軸、連桿、活塞、傳動軸、車橋用鋼等鋼種數十種,在鋼產品的組織控制、夾雜物控制、性能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發表相關專利十多篇,2019年入選常州市行業領軍人才。目前,他和另外4名中天博士入主參與的“汽車用特殊鋼棒線材產品的開發與品質提升”、“曲軸用非調質鋼品質提升”、“超高純凈齒輪鋼開發與應用”、“高強精細超深拉拔類線材工藝研究及產品研發”四大博士后研究項目預計三年內投入市場。
      像謝有這樣的簽約大學生,中天鋼鐵從2008年開始連續十二年,每年從北科大、東北大學、安工大等國內知名冶金院校引進,累計吸引人才1600余人,包括冶金、材料,冶金設備、信息化、安全環保等專業;重點崗位的管理、技術人員將全部選用高素質人才,簽約大學生的普遍年薪起步都在10萬元以上。
     

    中天鋼鐵集團2020屆簽約大學生開班儀式

     

    大學生軍訓

     

      回顧20年的發展歷程,成立于2001年的中天鋼鐵素來有項目帶動發展,發展催生升級的發展脈絡。早在2003年,中天鋼鐵“120萬噸優鋼工程”正式啟動,與之相適應的人才結構轉型也隨之拉開帷幕。而企業真正意義的人才升級始于2008年特鋼基地籌建,在美國次貸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天鋼鐵逆勢而上,投入150億元率先在全行業開啟大刀闊斧的轉型升級步伐。
      發展優特鋼有三大門檻:資金、技術、人才。前兩項容易解決,只要資金有保障,三年左右項目就能建好,引進世界一流的優特鋼技術裝備,但到哪里去找一支高技能、高素質的隊伍來駕馭這些裝備呢?
      董才平敏銳的意識到,產品的升級不僅僅來自于裝備和技術,更來自于腦子,只有人才的升級,才能帶來企業質的飛躍。
      如董才平所愿,伴隨著十年人才強企規劃的順行,中天鋼鐵的轉型之路走的很順暢。從2008年到2020年,中天鋼鐵的鋼產量增加了321%,營收增加了399%,中國企業500強排名提升了137位,12年間,企業從單一的建筑用鋼企業成長為全球一流的優特鋼棒線材基地,汽車用鋼領域內的第一方陣。過去5年,企業累計研發各類高品質鋼種198個,獲得高新技術產品3項,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1項,授權國家專利380項,其中發明專利67項,實用新型專利313項,軟件著作權67項。
     

    技能大師孟凡挺

     

    薛科勞模工作室

     

      如今,中天鋼鐵又邁上了新一輪發展的進程,由規模化發展模式向高質高效化提升,更加注重發展的品質和韌勁。
      鋼鐵本身就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不僅要考慮原輔料、生產流程、生產工藝、物流、質量、成本這些因素,還要考慮環保、安全等,不僅要算好經濟賬,更要算好社會賬、發展賬。“特別是環保、安全、質量,我們一直強調的是安全是底線,環保是紅線,質量是生命線。所以這次招聘,環保和安全上的人才是我們重點引進的對象。”董才平說。
      董才平說,中天鋼鐵的未來是“三基地”全方位的發展模式,瞄準2000萬噸精品鋼產量、受社會尊敬的鋼鐵企業目標,全力推進高層次人才戰略,強筋壯骨。“以前我們對人才的要求是解決現場的具體問題,接下來更加關注的是人才的綜合素養,也就是系統性思維,目光只停留在當下,只專注于眼前得失的人不是我們要的,只有具有全方位、系統性、大格局的人才才是我們求賢的對象,才能扛起中天未來20年發展重任,實現百年企業的偉大夢想。”
      (李花 朱元潔/文 陳明/攝)
     
    簡歷網絡投遞方式:zthr@zt.net.cn 
    聯系電話:0519-88383828、18261150868
    聯系人:范女士、駱女士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中吳大道1號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楊珊山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品牌聯盟
    • 燃燒裝置2.gif
    • 湖南華菱集團.jpg
    • 山東鋼鐵集團.jpg
    • 1_看圖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鋼.jpg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

      小妹人体艺术